
春日说柳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柳绽新缘,柳树花儿毛绒绒,柳树叶儿绿油油,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说柳,柳树的故事多多。柳宗元被贬到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柳绽新缘,柳树花儿毛绒绒,柳树叶儿绿油油,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日说柳,柳树的故事多多。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任刺史,在江边广植柳树,写下了《种柳戏题》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寓意深远而风趣,后人修了柳侯祠,并赠予“柳柳州”美号。“柳”与“留”因为音同,古时,亲人、朋友离别,折柳相送,以示自己挽留之意,来表达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诉不清的感情。说柳,咏柳,赞柳,柳树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人们离不开柳树,柳树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记得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生活困难,春天的时候吃不到什么东西,几个孩子就到柳树林里剥柳树芽吃,剥了皮的嫩芽儿吃起来甜丝丝,水灵灵的,很是惬意。待柳树皮再厚些时,孩子们又有玩的东西了,就是做柳笛儿,制做柳笛也相当有趣。首先,选一截光洁直溜的枝干,用小刀割皮不割骨地旋出准备做柳笛的那一截树皮,剥去柳枝较小一头的树皮;然后拿刀柄之类的东西,轻轻敲打柳枝,一边敲,一边念:“皮敲敲,骨敲敲,我要做柳叫。”均匀地敲过一遍之后,用手一撸,柳皮就乖乖地从枝干较小一头滑出,最后,将柳皮管较小一头顶端约一厘米长的外层青皮刮去,留下的内层白色韧皮,成了柳笛的舌。柳笛管的长短、大小不一样,吹出的声音也就有高低、清浊之别。柳笛长的声音浑厚深沉,柳笛短的清脆悠扬。当时有一位邻居的小哥哥会用柳笛吹奏当时流行的各种流行歌曲,令我羡慕不已,经常追随左右,希望能学到这一绝技,终没学会,真是人生的一大憾事。
柳树上还生活着许多有趣儿的生物,柳莺、柳树狗儿、沫蚕等。柳莺是一种树上的小鸟儿,孩子们管它叫柳粪球儿,长的细眉细眼,比成人的拇指略大一些,整天在柳树丛中跳来蹦去。孩子们为了逮住它玩儿,就用铁丝编成扣网,再用一个小虫当诱饵,柳莺只要一吃小虫儿,扣网就会把它罩住,孩子把柳莺拿在手里把玩儿,喂它虫子也不吃,一会儿就气死了,回想起来,懊悔不已,童年无知,扼杀了那么可爱的小生命……
柳树狗儿是柳树上生的一种大绿虫子,胖乎乎,圆滚滚的身子,头上长了一支独角,煞是滑稽,不由让人想起了西游记中的银角大王。但这种虫子不咬人也不蛰人,任凭小朋友们玩弄。有时弄来两只虫子,让它们互相顶架,可是它们怎么也不听话,总是背道而驰,不但不打架,反尔,各自向相反的方向逃走了。
说柳,又使我想到了芳年早逝的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她十六岁时就写了一首赞美柳树的小诗“我是一株柳絮,生长在春天里,父母过早的把我遗弃,我与春风结为伴侣。我是一株柳絮,生长在春天里,让春风把我吹遍天涯海角,为每个人带去春的信息。”陈晓旭虽然香消玉陨,但这首小诗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回味。人们喜爱柳,甚至于到了神化的地步。柳枝沾露,遍洒人间,救民于水火,是观音的慈悲善怀。老人还常说若是使用柳汁拭眼后,能分善恶,邪魔难藏,据说有人在七夕之夜看见百鬼夜行。
柳梢披风,柳枝飞扬,展尽丰姿,报尽春意,柳芽儿粒粒,应是春的精灵留下的串串笑声吧。朋友们:春天到了,踏青去、游春去,不要折柳,保护柳树吧,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设想,如果没有了柳树,春天还会来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疯狂抢水为哪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