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立志

谈立志

羁官杂文2025-12-11 19:07:11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有了信仰,精神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毅力,工作就会有魄力,生活就会有定力。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觉得谈理想、谈立志太过虚空,觉得什么理想、什么前途都是假的。有些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有了信仰,精神就会有动力,学习就会有毅力,工作就会有魄力,生活就会有定力。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人觉得谈理想、谈立志太过虚空,觉得什么理想、什么前途都是假的。有些同志甚至讲:“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我觉得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应该有理想。人生的关键之处就那么几步,树立远大的理想,是每一个人前进的动力。理想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精神支柱。理想就是目标,就是方向,就是品格,就是照亮人生方向的航灯。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事,都会有不如意的事,都会有指令性和挫折,任何时候都必须按照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志向扎扎实实地去工作、去奋斗,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早立志。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样的理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早立志就是从小就要立志。当然小时候的志向不全在自己,还要靠父母、老师甚至社会的正确引导。美国曾有位纽约州的州长叫罗杰.罗尔斯。他家贫寒,小时候他很不听话,常打架斗殴,但是他遇到了一位好校长。有一次当他从窗台上跳下准备砸教室黑板时,当时被校长抓住,校长不但没批评他甚至对他说:我看你方方正正的脸庞,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你今后有出息,定会当州长。虽是一句戏言,但校长是这么说的,罗尔斯就记住了这句话。从那时起,他就时时、事事以一个州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范行为并努力学习。果然若干年后,罗杰.罗尔斯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在就职演说中说:信念值多少钱?不值钱,有时也许是一个善意的欺骗,然而当你坚持下去,它就会迅速升值。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是,一个人小时候的信念很重要,家长、老师的评价、赞誉、引导很重要。因此,孩子们要早立志,家长、老师和社会更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立早志、早立志。
要立大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古成大事者必有大志,故有“有志者,事竟成”、“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等名言警句。周恩来总理在年少读书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正是这样的大志向,激励着他为解救贫苦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毛泽东更是写下了《赠父诗》。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再三思索,要毛泽东去做生意,而他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在他的执意坚持下,最终还是走上了求学之路。毛泽东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毛泽东同志在年轻时给一位朋友写信是这样说的:真正的立志是要掌握真理,然后去实现真理,要认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客观规律,然后按客观规律去推动社会的前进。认清真理,坚持真理,去实现真理,这才叫真正的立志,叫做立大志。青年干部要把个人的前途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把个人的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连在一起,用高尚的思想情操统率自己的事业心,用远大的志向引领自己的上进心,用伟大的事业激发自己的责任心,把事业心、上进心、责任心融为一体,立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要立实志。理想不能盲目,不能一味地假、大、空,不能实现的理想是梦想,超越实际的理想是幻想,失去理智的理想是妄想。理想不害人,但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会害人。有人讲“小时候的理想是浪漫主义,长大时候的理想是现实主义,成熟以后的理想是批判现实主义”。树立理想要立足于实际,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每个人都要承认个体差异,承认先天条件无法改变。如果我们立志要象飞人刘翔那样成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110米跨栏运动员,你没有那样的身体素质,那就是跑出血来也不可能做得到。因此,理想之树,只有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茁壮成长。
要立长志。有的人天天说理想,心猿意马,半途而废,得过且过,理想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不去做。天天有理想,就是天天没理想。有些人小时候的理想是精忠报国、治国平天下,青年时的理想是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现在的理想是不下岗,将来的理想是养家糊口,理想一天比一天小。三十多年前,还是“文革”后期,有位父亲对膝下两个儿子说:“一个人要立长志,而不要常立志。”长子领悟了父亲的话,立下了在人文学科有所作为的宏愿;次子懵懵懂懂的,仍然象哥哥一样点了点头。那时,长子千方百计地收集借阅了不少“禁书”,分门别类地做了不少读书笔记。高一时,正是“评法批儒”高潮时期,长子携友登门拜访一位著名青年学者(今为资深人文学家)后,冒天下之大不韪,竟然在笔记本上依谐音易其名,即立志做当代的“大儒”。即使在知青下放农村劳动中,长子也不改其志,做了大量的学习卡片。粉碎“四人帮”以后,他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心仪已久的历史系。为了专心学术研究,他象扬雄、张舜徽等先哲那样,毅然放弃了“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诗词歌赋爱好,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一路飘红。次子紧随其后,囫囵吞枣地读了一些“禁书”,也立下了成名成家的雄心大志。然而,他只是凭借一时兴趣,二分聪明,根本无心读书(文学艺术书籍除外),一天到晚沉浸于雕虫小技之中。年逾不惑,混沌依然。其实兄弟二人仿佛是同时参加一场体育竞赛,“立长志”的哥哥不仅闯入决赛,在主项上夺得桂冠,还在二三兼项中有所斩获;而“常立志”的弟弟,报了许多参赛项目,却因基础不牢,在资格赛中就早早地淘汰出局。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人们提供了“立长志”和“常立志”的范本。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