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念修文法师
时间过的真快,您,修文老和尚离开我们已经近三个月了,作为一个“众善奉行”的佛弟子,总好像有很多话想跟您说,总感觉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您的教诲无时不刻不萦绕耳畔,让人难忘。您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总想写篇纪
时间过的真快,您,修文老和尚离开我们已经近三个月了,作为一个“众善奉行”的佛弟子,总好像有很多话想跟您说,总感觉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您的教诲无时不刻不萦绕耳畔,让人难忘。您离开我们的日子里,总想写篇纪念文章,可是总是因为繁忙的俗务几次提笔又放下。恕我辈愚顽,还没达到悟透生死的境界,就算有空,每当忆念您便觉得悲痛莫名,有时呆呆地看着您的大著《心经今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语体文》、《佛教佛学佛法》等几件遗物流泪,以致难以下笔。回想与您交往的经过,以及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深深感觉到尘世的无常,不禁悲从中来。恩师,您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在您的面前,觉得自己永远是一棵长不大的小草。可不是吗?记得第一次拜见您,那是1999年那个凤凰花开的夏天,在刘运憧师兄的引荐下,有缘听闻您慈悲的开示,便立即皈依了。我隐约地记得您说过,普通人的人生一半花在睡觉上,其余的时间大多在工作、争吵、生病和其他很多无意义的活动上耗掉,如果一生中从没有抽出时间修行,恶业就无法清除掉,就很容易堕入恶道。在你的莲座下,我第一次听闻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浅显而深刻的言教,并明白了作为一个修行人,要念念向善,一切做为,都要为众离苦得乐。在您的指引下,我们家乡的一大批朋友都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的路,假如没有您的引导,至今必定还在名利场里徘徊。
第二次拜见您,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那时由于种种原因,我辞去了一份家乡的工作,准备踏上新的征途,迷茫中来拜访您老人家。那时,您住在南海静心兰若,那里林荫小道、草坪亭榭,人们争享明媚的春光,放逐梦想的风筝。沐浴在南海的阳光下,游子零落,心更飘渺。晚课时间,在佛堂烧完了几把香,由您领着诵经,我喜欢听诵经的声音,仿佛带自己进入另一个世界,我的心,霎时安宁下来,我常常体会到那种莫名其妙的超脱,当肉体被抛弃,精神便得到升华。当晚我把供养奉上,您却谢绝了,慈悲地说:“不必拘礼,你工作都还不确定,以后有能力再供养师父,你信仰佛法就是对师父最好的供养。”次日离开,您还反复地问我还有没钱搭车?此情依依,回想起来,心里倍添了对您无限的敬意,您那高大的身影须仰视才见。
后来我离开了故乡,先后在深圳和东莞工作,时常有空会去拜访您,聆听教诲。在我们的交往中,您罕言自己的过去,曾经有一位居士想为您写一部传记,您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没什么功德,以此婉拒了。从我有限的经历中,我只依稀知道,上修下文老法师,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您13岁出家,早年在上海佛学院念书,后来到美国留学、教学多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佛学院(玉佛寺)和厦门南普陀闽南佛学院任教,多次往海外弘法,普利有情,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上个世纪80年代受邀来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和圆寂之地广东新兴任龙山国恩寺住持。据说《心经今释》一书,就是恩师您任国恩寺住持期间的心血之作,初版印行的一万册,不久即赠罄,这充分表现了您著作的价值。香江大德圣一老法师久闻龙山国恩寺为六祖故居与圆寂圣地,历史悠久,胜迹颇多,曾率领从皈依徒亲临朝觐,礼拜六祖,瞻仰圣迹,不胜赞叹。众善信阅及您大著《今释》,高度赞扬,并生欢喜心发心在港集资重印,广结法缘。复圣老题书封面,《今释》也在大陆进行了多次重印,为启迪众生般若智,深入般若门,悉发菩提心,共证解脱道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记得陈文照老师提过,您的另一部著作《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语体文》更是您的心血结晶,您在著述之过程中,不小心摔伤了腿,仍旧坚持,终于完满写成,您那为法忘躯的精神可谓人天钦佩。只是我拜见恩师时,您已经离开国恩寺,迁居别处,长住南海和深圳,并奔走于各地弘法。正因为如此,我便有了亲近您的机会,在您的指点下《了凡四训述旨》一书得以写成,书成后您充满了喜悦,并一再勉励我努力精进,多作法布施。
近两年,由于工作的变更,每周的双休也变成了单休,休息时间越来越少,我开始很少拜访您了。去年,您在回苏州期间,曾一度想与冯玉佩等几个师兄一起去姑苏城看望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行。本想今年再抽空陪您前往苏州,如今这个愿望已经成为了永久的遗憾。今年3月20日晚,惊闻恩师往生,终年88岁,不胜唏嘘不已,叹感人生无常。临荼毗前一天晚上,记得那是3月23日晚,我特地打了一辆的士,从东莞赶往深圳殡仪馆。那是见您最后一面,只见老和尚躺在鲜花丛中,从容而安详,大堂堆满了挽联和花圈。海内的弟子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助念的居士差不多一百人,分作数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那场面实在壮观,也足见恩师的道德力量。不幸的是,冯玉佩师兄也在恩师您往生两个多月后,也跟随您去了。冯玉佩师兄生前是您最宠爱的弟子之一,也许她也也像恩师您一样肩负着救度众生的新任务吧,愿您能在天堂里接引她,让她获得解脱。
人生充满致死的因缘,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既然规律不可抗拒,我辈也便唯有以老和尚为法忘躯的精神精进修行,以期回报您的大恩大德,直至大彻大悟,摆脱轮回之苦,我想也许这也是对您最好的纪念。愿老法师乘愿再来,普渡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晨曦流泻
下一篇: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