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邮不能不阅读
每当周末,我总喜欢到苏州图书馆去,先到楼上各层藏书库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办理好借阅手续,再到底层阅览室去翻看各种最新的报刊。阅览室里的报刊真多,应有尽有,基本上囊括了各个学科,其中就有《中国集邮报》、
每当周末,我总喜欢到苏州图书馆去,先到楼上各层藏书库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图书办理好借阅手续,再到底层阅览室去翻看各种最新的报刊。阅览室里的报刊真多,应有尽有,基本上囊括了各个学科,其中就有《中国集邮报》、《集邮》、《集邮博览》等集邮报刊。虽然我国最高级别的这几种集邮报刊我都订阅了,但每次看见它们,总是忍不住要拿起来再翻一翻,看看那些已经读过了的邮文,会有一种与老友面对面的欢愉。对我而言,人生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书伴随着我的人生。读小学,读中学,读大学,参加工作后又读函授班,读课程班,等等。现在,人到中年,还在医科大学带职读书,真正是别人眼中的“书虫”。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特别是我从事的医疗行业,新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出的速度更是快得惊人,要想做一个好医生,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停地学习,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行。
正因为自己喜欢读书,坚持订阅专业刊物,每年都要参加几期各级医学会举办的本专业学习班,超额完成规定的学分,因此在业务技术方面还能跟得上医学科学的发展,还能做个自认为尚算称职的医生。由于自己业余爱好集邮,因此,在平时阅读专业期刊的基础上,我还多了一样阅读——集邮报刊的阅读。
俗话说,集邮能够增知、益智、怡情、博识、广闻,此话一点不错。每一枚邮票除了邮资凭证的功能外,还是具有强大宣传功能的小型艺术品,方寸之间展示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和人物,等等。方寸邮花色彩斑斓,好景连连,是信息的载体,微型的博物馆,形象的百科全书,洞察世界的窗口,发挥创造力的广阔天地,记录着人类的文明足印,述说着人类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但是,如果不订阅集邮报刊,不购买集邮书籍,仅仅订一套新邮,匆匆一瞥,看一眼新发行的每套邮票的名称和画面,随后就将邮票束之高阁,打入冷宫,仅此而已的话,所积累的知识也实在是太肤浅了,还不如到网上去浮光掠影地搜罗一番,根本就达不到集邮“增知、益智、怡情、博识、广闻”的目的。
郭老润康先生曾在报刊上撰文说,每天坚持阅读20分钟集邮报刊,对集邮者来说将是非常有益的。对此,我非常认同。我以为,集邮要想真正达到“增知、益智、怡情、博识、广闻”的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坚持阅读集邮报刊和集邮书籍。以最权威的《中国集邮报》为例。阅读第一版,可以知道新邮发行的情况,了解近阶段重大的集邮新闻,了解国外邮票发行的一个概况,了解外邮背后的一些掌故,等等;阅读第二版,可以知晓邮坛动态,认识一些集邮界的知名人物,了解各地集邮协会开展的一些活动,等等;阅读第三版,对邮市行情可以有所了解,对邮票投资者很有帮助;阅读第四版,对新邮的发行背景、内涵、设计特点、设计者其人可以有所了解,知道邮票背后的故事,等等;阅读第五版,对封片简戳可以作一个大体的浏览;阅读第六版,可以对传统集邮的一些深层次的学术问题加以探讨,可以对邮展作一点评,等等;阅读第七版,能感受集邮的文化魅力,闻到邮花迷人的芳香;阅读第八版,对其他收藏类型也可以有所接触。
以上这些内容,光订套新邮看看是没法了解的,必须通过订阅《中国集邮报》才能知晓,所谓开卷有益。在经过了长期阅读集邮报刊、集邮书籍的日积月累后,阅读者的眼界会越来越开阔,知识的积淀会越来越丰厚,集邮的文化烙印会深深地刻在阅读者的骨髓里,能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高雅的举止行为和迷人的知识修养。所谓一方文化孕育一方人,集邮者的文化修养就是在长期的阅读和无尽的欣赏中逐渐积累起来的。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据我所知,现在大量的邮人只是订一套新邮而已,真正爱好阅读集邮报刊、集邮书籍的人并不多。我供职的单位有400多名职工,许多人声称自己集邮,也有不少人订了一套甚至几套新邮,但除了我以外,再无其他人订阅集邮报刊。现在邮文作者出书很难,花巨资印上区区几千本,基本上是销出几百本就卖不动了,大量的书籍或赠送他人,或堆积在家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集邮者的阅读现状。我想,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中国集邮界的悲哀。
“惠我邮票,不如惠我以邮识。”这一至理名言,充分说明了阅读集邮报刊、书籍,吸纳集邮知识的重要性。在集邮价值观大厮杀、大冲撞的当代,在重邮票、轻邮识的现实中,倡导订阅集邮报刊,阅读集邮书籍,对发展集邮文化应该是大有裨益的。真心希望集邮媒体能给出一个正确的导向,引导广大邮人转变观念,重视阅读,让阅读使集邮者更美丽,让书香溢满邮坛。
甚至——我突然想到——订阅一份集邮报刊而不订新邮,好像也比单订一份新邮要有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下一篇:牧野之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