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人为制造的怪物
我曾经看到有人做报告的时候提及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前不久看的一部还算新的片子——《切尔诺贝利日记》。切尔诺贝利是一座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大型核电站,它大约在上世纪末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
我曾经看到有人做报告的时候提及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这让我不禁联想到了前不久看的一部还算新的片子——《切尔诺贝利日记》。切尔诺贝利是一座位于乌克兰境内的大型核电站,它大约在上世纪末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因为那场惨烈的灾难。在一次安全事故中由于爆炸而引起的超大面积核泄漏,几乎波及整个前苏联。成千上万的人受到了影响,直接或间接的死去。幸存下来的居民们也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放射性物质的侵蚀,由此一大批畸形的孩子慢慢诞生,其恶劣的后果至今仍可见一斑。
而《切尔诺贝利日记》这部电影,即是在这一历史的基础之上衍生的。
几个热衷于寻求刺激的年轻人选择了切尔诺贝利这座废弃已久的核电站作为冒险的对象。于是在向导的指引下他们进入了这片沉睡的废墟。破旧的观览车,干枯的枝杈,空旷的房屋,弥漫着深深的死气。起初大家尚且心存敬畏,但是在探寻了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之后,这群探险者开始放大了胆子嬉闹起来,俨然把这里当做了度假村。
但是危机随机伴随着夜幕同时降临。食人鱼,巨大的熊和狼群,无名生物的齿痕,诡异的女人背影和畸形僵尸,使得这群年轻人陷入了绝境。随着情节的推进,同伴一个又一个死亡,最后只有一人逃了出来被部队所救。但是当医生询问她是否还有人知道他们的行踪而她否认了以后,又被部队秘密的运回了切尔诺贝利深处。至此,这次失败的冒险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
电影当然是经过艺术手法渲染的,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将事实戏剧化、夸张化。但是,其主旨无非是彰显核污染的恶果,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切尔诺贝利事件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值得铭记的人为灾难,因此,它不断地出现在各种电影和文学作品中。还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的切尔诺贝利巨鼠事件报道,大致讲的是一群科学家前往核电站遗址探测当地环境,却遭遇了前所未闻的巨大老鼠的袭击,它们有着厚实的皮肤和尖利的爪牙,个头硕大无比。在经历了一番苦战之后,最终只有一人获救,并由他向世人披露了这一事件。
其实,我并不是很相信这个故事。但是,事情的真实性并不是重点。我们需要明白的是,核辐射的后果有多么可怕。在经过放射性物质的侵害之后,我们人类,还有动植物,一切生物的最终结果都是一样,或死亡,或忍受身体变异畸形带来的漫长痛苦。
人类建造核电站靠核来工作的本意是好的,无非是想利用这项技术来提供新型的能源而已。但是,这正像一把双刃剑,一旦发生意外将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光是那些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居民,全世界的人类都无法忘记每一次核灾难带来的阴影。切尔诺贝利事件,日本福岛地震事件等等,也许带来的破坏在多年以后可以弥补,但是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创伤是永远不能愈合的。
这些可怕的灾难,也许我们正应该称之为,被人为制造出来的怪物。
以灾难为题材的电影绝不是少数。比如《寂静岭》,虽然是恐怖片,但其实质仍然是宣扬灾难带来的恶果。由于地下煤矿的火灾而被废弃的小镇,空气中终年飘洒着雪一般纷纷扬扬的污染灰尘,地下至今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熊熊大火。这宛如圣经中描写的地狱一般的景象,却真真切切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些人为的灾难,吞噬着所有的生命,由人类制造出来的后果,最终也将由人类自己来承担。
这些灾难已经是过去,纵然我们无法完全弥补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阴影,但是,至少我们还可以反思。人类为此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在这二十多年来的时间里,针对核泄露等等人为灾难,政府、媒体和社会群众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相关的灾后重建、环境探测、纪念活动、纪录片和专题展览等等,无不时刻警醒着我们曾经犯下的沉重错误。对于人类而言,过去的历史悲剧将逐渐湮没,但是它带来的后果将永远不会消失。我们在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能源造福人类的时候,也应当同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在发展经济、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倘若环境因此被破坏殆尽,那又有何意义?我们终不能连立足之地都没有,最后真的像科幻大片中描写的那样,去外太空寻找另一个避难所。
距离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也已过去二十七年了,对于这起象征着毁灭和地狱的灾难而言,它现在更大的意义在于警示现在,明昭后人。保护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真切的需要控制手段,希望这些人为制造出来的怪物,再也不会在人类历史上重现。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求学路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