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

作为

清滑杂文2025-10-31 20:18:46
今天呆在房间里看了一天《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最近炒的很火,赞美之词与贬低之声就像剧中对立的作战双方,恨不得都将对方置之于死地。谁占到了上风?收视率也许会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无论是剧组的前期广告轰炸
今天呆在房间里看了一天《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剧最近炒的很火,赞美之词与贬低之声就像剧中对立的作战双方,恨不得都将对方置之于死地。谁占到了上风?收视率也许会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无论是剧组的前期广告轰炸还是《士兵突击》的原版人马,一切都是次要的,吸引并且在中国这么多电视观众面前一直站稳脚跟才是最主要的,那么可以说,这部剧是成功的,剧中反应的那一系列的东西在观众中引起共鸣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对于此,我对此剧是持赞赏的态度的,这,是个好剧,值得夸赞。
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大约的看了一遍,历史也许不是剧中的那样,也许没有那么多的荒唐,现实的惨烈也许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要说的不是所有的情节,我也不可能对整部剧前后43集的所有细节权作评论,我没有那个资格,也没有那个话语权,更没有那个能力做那么大的一件事情。能把我有感触的细节都论述一遍就很了不起了,可显然,我也没有这个能力的,所说的就一个情节,请原谅我的断章取义,谢天谢地,这么一个情节我也只能略论皮毛,奈何自身修养不够,廖做献丑而已。
当一个有明显红色印记的青年突然闯进炮灰团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么一个振臂高呼的小子吸引过去了,他们齐刷刷的站立在那儿,听他的大声朗诵。有的是目瞪口呆,有的是嘲讽,有的是泰然处之等等不一而足。这种明显跟他们的圈子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让他们所有的人都长了见识。龙文章是个人物,他的思维是疯狂的,在国军中也是出了名的疯狂,孟烦了是个人物,他是个老北京,口音和那一张一翕的嘴都透着一个损字,那张嘴也是炮灰团公认的损。看,就是这么一个疯狂的人和一个靠嘴巴能把活的说死的人,都奈何不了那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红色青年。的确是奈何不了,最后的结局是龙文章一拳将那青年打翻在地,这样也算是扯平了,可留下的是龙文章心中的愧欠还有孟烦了的逃跑。
为什么会这样?什么样的观点让这么两个人物无可奈何?那就是解决问题!“问题不是流感菌,它不是日本人入侵带来的,问题它本来就在这儿,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出错了,错了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这是剧中的原话。在我看来,改就是一个动作,就是做改这个动作。国军缺的是什么?从开始的溃败一直到设防再到最后的反攻,太多的事情是不作为的,为什么那个红色青年能打败他们两个?就因为他有那一腔热血还有努力要做点什么的决心。从北走到南,他一直想参军但是一直未果,要加入炮灰团被龙文章拒绝,转而要参加游击队,渡江是个麻烦的问题,他问到了一个90多岁的老人寻到了渡江的办法,最后他如愿了。当然,当时渡江是否成功还是未知的,但他要去做并且一定会去做感染了一个疯子和一个无所作为的愤青。讽刺的是,就是这个被说服了的疯子也是成功的,国军的反攻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他的作为,在主力团还迷恋于表面的假想时,他的作为拯救了成千上万国军士兵的生命,进而成为英雄,得到了包括美国友人和虞啸卿的肯定。
我很久以前读过一部小说叫《小东西》,已经记不清是谁写的了,也许是都德或者是谁,看,我要是真想知道我就会去查查,一定会查出来到底是谁写的,可我有许多借口,比如我现在上不了网等等。可如果我真想知道,我怎么就不能打个电话问问我那些能上网的朋友?为什么就不能问问知道的人?我知道这些问题的症结,可我还是没有去查,也许这个作者是次要的,可这也是个借口!《小东西》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是写主人公的哥哥的,好像一个叫阿让的家伙要去寻找谁,他猛的站起身,朝着他想的方向走去。这个“猛地”写出了主人公坚定的脚步。我到现在还经常能想到这个情景,每想到就不禁热血沸腾。我总是想,如果我每次遇见问题也能像这样想到就做,那就算摔了再多的跟头,我的一生也是完美的,还能奢求什么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输给了不作为?也许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也许思想上认可解决事情需要做些什么,太多的也许,太多的人都明白事情的解决需要作为,但是谁又能说到做到呢?我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夜里思考千条路,白天醒来走原路”。这不是一个人的弊病,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存在的弊病,这就是问题,问题就是出错了,错了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然而,迷恋于口头上的逞强,让我们失去了解决事情的时机,也搁置了太多的问题和错误。我们能做些什么?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我们要做些什么,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那么接下来呢?依然是走原路!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这些问题,我也因为有这样的问题而追悔莫急,但我做了什么?答案是什么都没有做,在过去的这几年中我有不少于10个想法,是改变生活状态的想法,也许有的不成熟,但谁又能知道这些想法中有没有可以让我成功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要是做了的话也许会有,但这些都只是想法罢了,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在现实中却不见有任何踪影。我现在看到了这个问题,可我依然这样,还有一些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的,不知道这个是错误的,他们呢?又从何改起呢?我不知道,我也不敢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