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走,怎能不喝酒

人在江湖走,怎能不喝酒

鱼鱐杂文2025-10-28 21:36:51
我们惯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历史长河流转到今天,不难发现酒与酒文化也随波逐流,奔腾不息,时而汹涌澎湃。关于酒,千百年来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它还是我行我素,以其独特的魅力昭示于天下,横行于民间,仿佛
我们惯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历史长河流转到今天,不难发现酒与酒文化也随波逐流,奔腾不息,时而汹涌澎湃。关于酒,千百年来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它还是我行我素,以其独特的魅力昭示于天下,横行于民间,仿佛任尔东西南北风了。
宋代酒专家朱翼中说:“大哉,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百拜,左右秩秩。上至晋绅,下逮闾生,诗人墨客,樵夫渔妇,无一可缺此。”善于治水的大禹想当年面对美酒的诱惑亦一筹莫展,他曾断言:“后世必有因酒而亡其国者”。历史明鉴,因酒亡国者几何?恐怕不难找出些花天酒地的佐证。千百年来,“酒禁”起伏几度,但仍然没能遏制其发展的势头,以至今日之势,可见其魅力不凡。
酒是有营养的,这大概不会错。人们习惯于劝人少喝,绝对不让喝的除非是自己老婆;绝对不喝的人少有,除非十分怕老婆。细忖起来,酒确实是很神奇的东西,它以水为形,以火为性,乃五谷之精英,瓜果之灵魂,望之柔而即之厉,它清冽的仪容,纯净的色泽,醇厚的芳香,使王者霸主到流氓泼皮,从达官显贵到贫民百姓为之心荡神驰。饮酒之快乐可谓一言难尽。
酒是香的,如何个香法,古人赐予它许多好听的字眼。也许是“臭豆腐我偏爱,看你能将我何奈”。但不喝酒的人也是不否认酒香的。现代人对酒香有了较明确的划分,如茅台的酱香、五粮液的浓香、汾酒的清香。不同的香型亦有不同的人喜欢,“闻香下马”、“船过留住”,大概也得香味相投。但对于酒徒来说其实只要有酒精香就足矣。
酒徒嗜酒之事千古流传。我以为拜倒在酒杯脚下的要比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至少多三五百人。俗语云“酒色之徒”,酒还是放在首位的。古有一酒徒名唤苍崖,家贫嗜酒,囊中只有一文钱,三根肠子闲着两根半的他还是买了酒吃,并作诗一首以自嘲:“苍崖先生屡绝粮,一钱犹自买琼浆。家人笑我多顛倒,不疗饥肠疗渴肠”。这“家人”想必不是那“佳人”,若是必然“骂我”,而不至于“笑我”的。就此文观此人,现在看来或许不至于有酒无饭,起码可以如我一样写点《也算谈酒及酒文化》之类的文章赚点稿费什么的换杯酒喝,最损也能买上一碟“盐煮笋”或“茴香豆”可作下酒物。
现代人生活好了,每年要消费掉一个西湖容量的酒,中国人海量不敢说,湖量可谓达到了。那句“无酒不成席”的古话也在寻常百姓人家变成了现实。七大姑八大姨来了,也许弄点汽水就打发了,但若是三叔六舅来了,你就交待不了。现在我们参加婚礼叫“喝喜酒”,孩生日娘满月要喝酒;老人六十六、八十大寿要喝酒;加官晋爵涨工资,乔迁升学中头彩也要喝。甚至有人离婚也要“相约”酒吧,据说北京早就有一家“离婚酒楼”。那里的服务员总是一副冷面孔,从不说“欢迎您再来”的话的。
大而言之,企业联合、合资合作、奠基开业、合同签订、两国互访、开国大典都要用酒来助兴添彩,举杯祝贺。单位更名、解散、甚至倒闭了,大家也要坐下来喝一杯,共叙聚时的欢乐,别后的情景,也算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活离不开酒,酒点缀了生活。酒之魅力如何?或许“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