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里有没有糖

你的手里有没有糖

哑揖杂文2025-10-17 15:14:24
买书的路上,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小男孩儿在树荫下玩耍,有位叔叔(大概是妈妈的熟人)正好路过便叫孩子到自己身边来,可孩子不听。于是妈妈就支招说:“你说你的手里有糖,这孩子爱吃糖。”叔叔便依妈妈所言,小男
买书的路上,看到这样的一幕:一个小男孩儿在树荫下玩耍,有位叔叔(大概是妈妈的熟人)正好路过便叫孩子到自己身边来,可孩子不听。于是妈妈就支招说:“你说你的手里有糖,这孩子爱吃糖。”叔叔便依妈妈所言,小男孩儿果然跑了过来。可是叔叔的手里没有糖,望着叔叔空空如也的大手,上当的孩子哇哇大哭起来……
怎么可以这样骗孩子呢?我真想对孩子的妈妈和叔叔说:“请尊重孩子,对孩子也请讲诚信。”
放羊娃和狼来了的故事,是我们每个成年人从小就接受的关于“诚信”的启蒙教育;“背信弃义”是我们上小学时就掌握的谴责一个人缺乏信用和道义的成语。可是为什么?当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职业道德的反复学习之后,面对孩子天真无邪的小脸儿,清澈明亮的眼睛,我们还能脸不红心不跳地去欺骗他们呢?
于是想起“曾参杀猪”的故事来。曾参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闹着也要去。曾妻便哄孩子说:“别哭了,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曾妻回来后,曾参便要去杀猪。曾妻说:“我只是骗骗孩子让他不闹,你何必那么认真呢?”曾参说:“孩子怎么可以骗呢?咱们今天说话不算数,那么孩子以后还会相信咱们吗?”为了取信于孩子,曾参果然把猪给杀了。对孩子讲诚信,古人一头猪尚不足惜,何况今人几颗糖乎?于是又想起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一桩轶事:小乔治为了试一试刚买的斧头利不利,便把园子里父亲最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给砍了。父亲发现后询问孩子们是谁干的,小乔治主动承认了。父亲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赞美地说:“诚实比100棵樱桃树还重要。”家庭良好的教育终于成就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而诚实是守信的基础,没有诚实,永远也垒不起守信的宝塔。
《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关于诚信的故事。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情对蜀汉鞠躬尽瘁;曹操为了严明军纪“以发代首”;吕布则因屡次忘恩负义反复无常而饮丧白门楼。文学创作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却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诚信的魅力。诚者,真实的心意;信者,信用、信誉。二者合二为一便是诚实守信,成就的结果也是气象万千。诚信者,可以成就英名伟业;缺乏诚信者,则可招致亡命亡国。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难道不是因失去诚信而导致亡国的最好例证吗?
诚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目前讲诚信已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成为各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但人的社会是个复杂的机体,在利益的驱使下,沦丧道德家园背信弃义甚至伤天害理的还大有人在,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的事儿还时有发生,医托婚托假酒假药也屡打不绝。行走在大街上,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人忽悠骗去钱财,真恨得牙跟儿都痒痒。因此,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我们要努力从自身做起,更要从孩子抓起。因为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而家长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事情,干嘛还要强加给孩子呢?不要以为孩子还小,逗一逗怪好玩的,骗一骗也无妨。岂不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质的培养不是一夕一朝的事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甚至终极一生吗?
朋友,当你给孩子许诺时,你的手里有没有糖呢?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