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燕山夜话》的联想

再读《燕山夜话》的联想

嘉士杂文2026-01-24 17:14:13
我“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时往往“发愤忘食,乐而忘忧”。这是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对文学知识知之甚少,还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境地。后来接触文学、喜欢文学,再到尝试文
我“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时往往“发愤忘食,乐而忘忧”。这是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对文学知识知之甚少,还处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境地。后来接触文学、喜欢文学,再到尝试文学创作,都是从阅读了《燕山夜话(合集)》开始的。
《燕山夜话》的作者是“三家村”冤案之一的邓拓,又名马南邨。他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政论家。十八岁就加入了“左联”,曾担任过《人民日报》社长等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振奋精神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后又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专栏,发表了许多切中时弊而又短小精炼、妙趣横生、富有寓意的杂文。1966年受迫害含恨而死,十三年后平反昭雪,《燕山夜话(合集)》得以再版发行。
那时,我爷爷是一名医生,而我又是他的长孙,自然对我寄予厚望。他经常从微薄的薪水中,拿出一些钱来买书给我看,《燕山夜话》就是其中一本。
收编了邓拓150多篇文章的《燕山夜话》,所涉及甚多。举凡历史、科技、工农业、文艺、体育、动植物、风俗等,话题广泛,含意深刻。不仅引证了《礼记》《史记》《汉书》《朱子全书》《本草纲目》等著作,引用了欧阳修、黄庭坚、诸葛亮、徐光启、齐白石等名人事迹及诗文,也引用了《宋史》《元史》《拾遗记》《博物志》《韩诗外传》等小说笔记史料,以及外国寓言和故事,对北京地区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迹也有相当篇幅的介绍。
纵观全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题材广泛,篇幅短小,言简意赅;一是广泛引用史籍,论证严密。如在《生命的三分之一》里,作者论述“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的问题,先引用了《汉书》里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意思很明显:“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接着,又引用刘向《说苑》里的“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师旷劝七十岁的晋平公点灯夜读,拼命抢时间,争取那“三分之一的生命”。再引用《汉书》里的记载:“秦始皇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连秦始皇也在夜间看书学习。区区千把字,就把“人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的意思表达得非常清楚,很有说服力。像这样的文章,比比皆是。
这使我深受启发:原来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又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作者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串通古今,下笔成文,给人予启迪。作者读了多少历史文化古籍,才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啊!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该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于是,为了拥有“像邓拓那样多的知识”,我开始了广泛的课外阅读。甚至一头扎入古籍里去寻找文章的起源。在同学中,我首先知道了“诗言志”、“文质彬彬”、“知人论世”及屈原、司马迁“发愤抒情”著巨著等故事,又知道《易经》说“言有物”、“言有序”。偶尔从嘴里吐出“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句子,使长辈以为我是可造之才。其实到现在,我也未必能完全弄懂那些诗句的意思。但是,至少吸引我继续读书。读“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感受到文章的重要性;读“含英咀华”、“陈言之务去”、“文从字顺各识职”等等,体会到语言要精炼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才精彩;成年后,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阶级也。”便回忆起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生活挫折、品尝过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味道,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就有更坚强的力量去面对,就懂得适时调整人生的坐标。
我从小能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让读书伴自己成长,增长文学知识,懂得欣赏文学形象,掌握了一些文学创作的能力,直至投身到文教工作的,应该是从阅读《燕山夜话》开始的。
邓拓无论是在“左联”,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还是在延安,致力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捍卫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或者是建国后与反革命集团的坚决斗争,他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跳动着一颗对党、对革命赤诚的心……对错误思潮、歪风邪气嫉恶如仇。”他的死,并非低头接受批斗,而是文人式的杀身成仁,以死抗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屈原一样,他的精神和气节,光照千古。当然,我们也愿望他能“呼儿将出换美酒,以汝同销万古仇”般潇洒,或者“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般坦荡,但作为一名忠诚的无产阶级战士,不是封建士大夫所能相提并论的。“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花。”他以自己的热血润泽了新中国的文苑,更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指引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在今天掀起全民读书活动的时候,回忆邓拓的事迹,再读《燕山夜话》,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可塑性强,是人健康心理、高尚兴趣形成的关键时期,应该由专家制定一个系统性的全民读书纲要,推荐基本的阅读目录,加强阅读指导,举办各种读书经验交流活动,让读书的人们能体会到读书的兴趣和收获;要研究和指导青少年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使多读书的孩子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回首五千年的历史,她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即使历经曲折,也能劈荆斩棘,浩荡前行,铸就大中华。我们在享受由经济高速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所带来的成果的时候,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幻生活之中,变得浮燥、脆弱、迷茫,甚至精神空虚而无所寄托。那么,读书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诵读我们的中华经典,她会让你坚定、自信,使你完善、丰富人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