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窄门”

走入“窄门”

金丝桃散文2026-02-21 06:01:49
整个冬日,我都处在了一种状态:今夜无眠。当夜幕降临的时刻,我心底就涌上了彻头彻尾的绝望和惧怕。我不知道在整个黑黢黢的夜晚里,又将怎样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夜。望着窗外寂寥的夜空,我的思绪飞得老远,老远。我似
整个冬日,我都处在了一种状态:今夜无眠。当夜幕降临的时刻,我心底就涌上了彻头彻尾的绝望和惧怕。我不知道在整个黑黢黢的夜晚里,又将怎样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夜。
望着窗外寂寥的夜空,我的思绪飞得老远,老远。我似乎看见了自己灵魂出窍的那一刻。我就像所有的亡灵一样,被吸入那漫无边际的苍穹。然后,我披散着长发,整个身子荡了起来,飘啊,飘,飘,飘啊……不知道自己是堕入了地狱还是升入了天堂。
找遍了京城的中西医,用尽了无数的中西药,无效。我就这样地,莫名其妙地,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终日地,失眠了。而这种失眠症,最终又成为了无可救药!
怎么办?是的,每当度一个无眠的夜晚,我都会痛苦地想着,下一个漫长难熬的夜晚,我又将怎么办呢?
那就只有一种办法,白天多走路,走远路。于是,我就顶着满脑子的糨糊,迷迷糊糊地像在梦境般,东荡一下,西游一“锤”……突然,脑海中映出了“北京文学”这几个大字。没错,就是《北京文学》的期刊杂志。我竟然在一个小小的报刊摊上,头脑无比地清醒过来。
夜晚,抱着《北京文学》这一看不要紧,竟然读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乾坤啊!
韩少功《赶马的老三》,那个足不出村的农民,睿智得竟像一个圣人。真不愧是“卑贱者最聪明”啊!
最可喜的是,从中我终于找到了困扰自己很久的如何用点状放射的结构,以点带面突出和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我喜不自禁地在深夜哼唱起来,睡得懵懵懂懂的家人,看我手舞足蹈,惊惊乍乍地瞪圆了双目,就差没有说,赶紧去安定医院吧……
叶广岑的《玉堂春》,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的确与京戏《玉堂春》无关。但是,无论是“玉堂”还是“豫堂”,都在我心里久久回荡,无法释怀。特别是在弥漫血腥气味的行刑法场上,那双细长白皙的手,会让人为一个时代战栗,哭泣,忏悔,刻骨铭心。
泪水淌下,打湿了枕头。云层厚积的天空洞开,似乎看见先人们走来,他们一一分两边排开,站下,凝视……我的泪,再一次跌落……也许,这世间最悲壮的最深刻的最不应该忘记的,就是将美好撕毁给人看的“人间喜剧”吧!
阿袁的《鱼肠剑》,使得纠结的心绪更加愁肠百结。不知道这样的“女女关系”,将演绎到何时呢?三个女博士生,各有各的求学方式和“信仰”。你可以是双重性格;你也可以是博学的公关;你更可以是捍卫家庭的贤妻……但是,终将不能脱离这物欲横流的现实,也终将不能脱离这甚嚣尘上的闹市。因为,梦想处在浪尖上的人,就随时有可能被无情地吞噬掉。
《鱼肠剑》给人留下的是更多的思索。没人知道《鱼肠剑》的“女女关系”,会进行到何时休何时了。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作家的人格分裂。也就是说,当一个作家在小说创作的时候,他(她)会把自己分裂出多重的人物性格,然后,又将各种人物组合在了一起……可以说,一个没有或不会人格分裂的作家,一定不会写出好作品,甚至是作品。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句台词,都是作家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与对话。这种最真实的情感往往都是在最无求最无欲最干净最安静的心底生发。
李亚的《发痒的肋骨》,呈现出了更多的画面与现代生活气息。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了农民工如何进城打工这样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并赋予了每个人物所特定的身份和内心世界。如:“邪呼呼的女人”崔文英;偷偷藏着巨款的倒腾旧书的“臭老胡”;大学肄业的“毛怀喜”;还有“马六蛙”、“张邦昌”……
小说读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到各类人物和语言竟然会那样的熟悉。在我们这个小区里,我能够说出他们的各种职业和行当,我甚至能够看见他们整天忙碌的身影,我想,或许他们就是崔文英、张邦昌、臭老胡、毛怀喜、马六娃……
特定熟悉的语言和人物,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我给李亚打了电话。没想到,李亚在电话里一下子认出了我。
我毫不客气地说,李亚,你那本旧书在你家的书柜上找了吗?到底是地毯飞了还是你的书飞了呢?
李亚,只是笑。
我说,李亚,“发痒的肋骨”,究竟是嘛意思啊?
李亚说,肋骨痒痒了,挠挠有妨碍吗……
听了半天,我就是不明白。李亚绕口令般的解释,恐怕连他自己都给解释糊涂了。因为,我压根就不是个明白人呢!
但是,我依然有一点是明白的: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就是+走入了“窄门”。
就像余华说的,“……人生常常如此,从大出发越走越小;从小出发,越走越大。”
三十儿的夜晚,到处欢歌笑语,锣鼓喧天,爆竹声声,鞭炮齐鸣……我竟然旁若无人地睡着了……大年初一,我仍然酣睡不醒……以后,夜夜如此,沾枕就着。从今往后,我那冥顽不化的失眠症,不药而愈。
在那百花争艳斗奇的春天,梅花耐住寂寞,只求得心境的生发与升华。就算梅花绽放在了寒冷的冬日,又有几个真正懂得和去观赏她的人呢?写作亦是如此。我们的写作与阅读,就像叔本华提倡的那样,“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
由于痛苦,整个冬日的失眠症,使我在无意中有了一段“闲暇”的时光。现在想想,正如亚里士多德说的:“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如果没有这段失眠的闲暇时光,我怎么能够与叔本华和亚里士多德对话呢!我怎么能够与《北京文学》和那些著名的作家成为书本上的流水知音呢!我又怎么能够对文学创作上走入“窄门”大彻大悟呢!
耶苏说:“你们要走窄门。”他告诉我们:“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