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师一起工作的日子

和王师一起工作的日子

勤精散文2025-10-06 01:08:16
年轻人走出学校,进入单位工作,见到谁谁就是咱师傅,每天抬头见、忙低头:“李师好!”、“张师早!”。即使遇到姓特别的,也得咬口地喊,譬如遇到“祝杨侯马”姓的,即使自己是地道川人,也的口齿清清楚楚地叫好了
年轻人走出学校,进入单位工作,见到谁谁就是咱师傅,每天抬头见、忙低头:“李师好!”、“张师早!”。即使遇到姓特别的,也得咬口地喊,譬如遇到“祝杨侯马”姓的,即使自己是地道川人,也的口齿清清楚楚地叫好了,不然容易听得不雅;遇见姓师的有尺寸公差要问,就得活动开舌头再问:“师师,是四十丝吗?”不然没法听明白。
如此左一声师、右一声师,却只是对先入职“前辈”的尊称,真正你当师的,或者人家把你当徒的,其实没有几人。而王志义王师,却是我这一生遇到的第一位我认作师傅的人。
我是97年参加工作,初次见到王师是在98年3月,王师已经退休返聘。那时厂里技术部有大量的图纸,需要一根线条一根线条地手工描图,描图员只有一人,根本不可能按期完成。我就被从生产车间招募去协助描图。我是学机械的,描图对我来说不是难事。我到技术部报道的当天上午,就铺开桌子,拉开架势,一笔一划地描图。到了下午,我描完一张图,交由王师审查。王师戴上老花镜,看了看说:“基本可以,就是个别线条不均匀,字整体不够规范。”说完放下图纸,找来铅笔,书写讲解描字的要领。之后将近两周时间,我描过的每一张图纸,王师都会从中教会我一些东西。从哪,我也就算是认识了王师,却非真正的他师我徒关系。
时间很快到了99年4月,厂里上上下下嚷嚷破产,我一月297元的工资,已经四个月未发一分。我就动起了出外打工的念头。
这天下班路上碰到王师,顺道就和他就聊了起来。他说他现在租赁厂里厂房的青云公司打工。我说我也想离开厂,去打工。他听后很热情地告诉我:“青云公司想招一名技术员,你可以去试试。”
口袋空瘪,肚子饥饿的滋味不好受。得到这个消息,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应聘。接待我的是商总,问过几句,对我没什么意见,让我处理好和厂里的关系,下周就来上班。
到青云公司上班,我和王师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也就我两人,每天就是负责画图。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青云公司搞生产的通风管道设备,什么消声器、防火阀、百叶窗的,我之前没听过,更没见过,多亏王师真心实意地带我,毫不保留的教我,使我这一个门外汉,一步步慢慢地入行。
“师傅引进门,修行在本人”。在那,我和王师每天站立弓腰画图有三四个月时间,对于这项工作的新鲜感,早就烟消云散了。因为,这些产品属系列化,尺寸有区别,设计上大同小异。我也就萌发了应用计算机,建立通风设备设计系统的想法。99年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对于王师来说,计算机可算是新新东西,他可能见过,但绝对没碰过。但是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我的构想时,他表示支持,让我写份计算机购置报告,他签字后还帮我亲自交给商总,顺便替我“美言”了几句。
还是那两个字——“多亏”,多亏王师支持和“美言”,果然,商总批准了我的这份报告。很快一台486TCL电脑搬进了我们的办公室。我将高兴、兴奋化作工作的热情,半月时间,一心扑在编程上。王师就承担了所有合同产品绘图工作,我们师徒两人几乎每天晚上加班,每个周六加班。
那年王师已经六十三岁,身体虽然硬朗,但是毕竟年岁不饶人,绘图计算时间久了,常常坐入凳子,两手从前向后扑簌头发、活络脑血。
“王师,不如我和你一起先把这份合同图画完吧?”看他很累的样子,我说。“不用,没多少了,你专心搞你的。”王师会毫不犹豫地以我为先。而且有许多产品零部件尺寸,我很难做出计算公式,王师总是帮我例举数据、推导公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自己设想的系统编程。从此,订货合同上的产品出图,不需要手工绘图,只要将其分类,将规格型号尺寸输入,电脑就会自动生成各产品零部件简易图样及下料、加工数据。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生成一沓子这样的图样,王师极其认真的一张一件件校队,生怕出现任何差错。认真、严谨、细致是他一贯的工作作风,也是他的工作品质。
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心底的阔达、开放。他穷其所有教授我,竭其所能帮助我,对我一面极其信任,一面大力支持,才使我具备了想去做件事的思想,以及完成件事的可能。这就是师傅,给予你知识技能、给予你能力机会、给予你施展才华的人。
当然,师者如父。生活上王师对我也有不少的教导与影响。譬如他待人实诚热心;他生活积极乐观、他爱好健康向上,无不给我以指示和导向。
然而,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没多久,王师就被调到了公司总部。原来,商总将这一好消息汇报给公司后,公司恰好那会准备搞质量认证工作,缺少一个担当此大梁的人,想着我们这边以后一个人完全可以完成产品出图,就将王师调了去,全面负责质量认证事宜。
从那时起,我们没能再在一起工作过。不过,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和走动。每次我去他家,王师和他的老伴像对待晚辈亲戚一样的待我,关心我的工作生活、爱人孩子,没一样落下的。
或许,好人真的多难。前些年,王师的儿子因病不幸离世,这对于老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雷。我去看望他,六十多岁的他强忍着悲伤说:“我可不能跨,孙女还靠我带呢!”他说到做到,从此一心带孙女,孙女学画画,他学画画;孙女学英语,他学英语。前年我带儿子去王师家,两个孩子一般大,他们在楼下打羽毛球。看着孩子天真无邪地欢笑,和王师脸上洋溢的饱满,我深深感受到了王师的坚强与豁亮。
最近很长时间没有和王师联系了,他还好吗?这里,我祈愿好人王师安和意顺。

2014-05-02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