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设诗歌《乔木之思》浅析

潘建设诗歌《乔木之思》浅析

嵁岩散文2025-11-29 00:39:06
加入玄鸟诗社,有幸结缘建设的诗歌。感觉他的诗歌很深刻。很多时候,都不能准确而清晰的把握诗中所蕴藏的含义,那种隐于诗歌深层的情愫都不能读懂。对于他的诗歌,总是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态去读,带着一种人生的启迪去
加入玄鸟诗社,有幸结缘建设的诗歌。感觉他的诗歌很深刻。很多时候,都不能准确而清晰的把握诗中所蕴藏的含义,那种隐于诗歌深层的情愫都不能读懂。对于他的诗歌,总是带着一种敬仰的心态去读,带着一种人生的启迪去思考。
他的这首《乔木之思》在简单的文字组合中充满了生命的哲思、情感的纠缠以及现实的艰难与无奈。激昂与消沉相融、清醒与迷茫交织、痛苦与快乐并存。在黎明的半睡半醒中,梳理着心底的愁思,用一行行诗句宣泄着堆积的悲凉与哀叹,在最短的时间内剖析、释放与调整。因为清晨到来之时,就要全副武装,迎接新的挑战。整首诗铺陈有序、情感饱满,以小我舒展延伸,彰显出生命的原生态。
题为“乔木”之思,无疑是把自己喻为一棵独立而挺拔的树,栉风沐雨、永不言弃。非常欣赏这种勇敢和自信。乔木“之思”,在题目上就给人一种卓尔不凡且心思细腻、刚柔并存的形象。使读者急于去探讨阐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虑。
开篇“宁静的夜晚难以入眠/虫子在窗外鸣成夜晚的欢唱/好像我们全部来自虚幻/清晰的事物也逐渐模糊/色彩黯淡”。无论现实中有多大压力,有多少阻隔,宁静的夜晚却是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是没有障碍的,“我们好像全部来自虚幻”,那是灵魂出窍般的感觉,那些清晰的疼痛也渐渐变得模糊,轻松、惬意,静谧、恬淡,给自己一个啜饮馨香、慢慢复原的空间。
“在紧闭的屋宇内无处可去/光影在指尖滑过/麻木不再对自己报以热情/我趴下,双手抱头,眼睛紧闭/我在听什么?”此时此刻,只有时光划过的气息。我可以消沉、可以混沌、可以麻木,不用热情高涨的武装自己去迎合现实中的事物。“眼睛紧闭”,是因为我痛苦,我想摆脱这种苦恼,一种生存的分离感需要重新辨认。“我在听什么……”那该是自己心中赤裸的独白、自由的臆想、灵魂的翱翔。看似安静,却心潮暗涌。
“灯光从眼中消失/逐渐关闭了外在的一切/进入内心的观照/你从来没有来看过我/我千百次苦苦的敲门/始终无人应答/在一座空城我孤身奋战/又恐慌又惊异/宛若神经质的病人”关闭所有的思绪,扣心自问,我多么需要你的支撑与鼓励,而千百次的企盼,“始终无人应答”,让欲望的海水一次次结冰。我只能努力拼搏、苦苦寻觅,患得患失、孤独寂寞中多么渴望一种心灵上的相依,彼此温暖与慰藉。
“我想好好做一场梦/当一醒来就能看到你立在我床头/长发如瀑,腰身似蛇/双手捧住我的手/贴在你温润如玉的脸颊/好证明你确确实实存在”你肯定是存在的,只是我还没有完全抓到你,还没有开始那个美丽的邂逅。那么,就让我这样睡去,就让我“好好做一场梦”吧,就让我在梦醒之后与你相遇,让那个完美的你、温润的你就在我的面前。这是作者多么柔软而美好的愿望,而读来却夹杂着生生的疼。
黎明时分,我醒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半醒半梦中,你的影子依稀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到底是梦还是我苦苦的思念?“一阵香气从窗外扑来/刺激着我的呼吸”,天已经亮起来了。我还活着,又回到原点,还需要奋斗。“趁没洗脸照镜之前/暂且沉浸在这无边的宁静之中/只有深夜和黎明的片刻/得以轻离人世从自己逃遁”。允许灵魂逃遁的时光已经过去。就在此时,在恐慌和压力来临之前,让我做灵感的帝王、做最后的舒展,把“乔木之思”、灵魂的絮语走笔在青春的册子里。尽管拙劣,仍然深爱不辍。
“仔细辨别那细微之末/有咳嗽声在空气的阻碍中漾开/有自己美丽的双脚相爱/有沙发轻靠”。清醒中沉醉,沉醉中清醒。新的一天开始,又回到昨天的起点。想与众不同,却又随波逐流。但我们的灵魂会捷足先登,确信有“美丽的双脚相爱”,有舒适的“沙发轻靠”,悲恻的幸福着,痛苦的快乐着,哭着,笑着,走着……
日子就是这样简单的不断叠加。在憧憬、渴望中睡去,迷茫、失意中醒来。清醒的头脑看不到方向,满腹的情怀得不到释放。唯一允许我们放纵的是文字、是诗句,听我们的艰难与企盼,给灵魂丝丝慰藉。然后,继续微笑着上路,继续憧憬,继续追寻,继续渴盼,继续挥霍青春,继续虹一样的梦想。这就是生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