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前途,在郑闯荡多日,直至囊无一钱,便返回故地,来到我的租居之处。他还是那旧模样,处事极感性,很爱诗,我评他像徐志摩。随他这次来的还有一本泛黄的有关文学的旧书,79年版的。他说他惯闻的
我的一位朋友,为了前途,在郑闯荡多日,直至囊无一钱,便返回故地,来到我的租居之处。他还是那旧模样,处事极感性,很爱诗,我评他像徐志摩。随他这次来的还有一本泛黄的有关文学的旧书,79年版的。他说他惯闻的便是这一种书香的味道,一种能让人沉潜下来的东西。
我的案头就有几本厚书,我极喜爱的文学书。一本是《唐诗宋词三百首》。高中一位好友,一时热血沸腾买了来,不多时因嫌其古奥,廉价转给我了。这便属于我和它的缘分了。一本是《史记》。一直对司马迁非常崇拜,读他的文字,感觉很自然,文字相对浅易,而且最主要的是,每一篇传记通读下来,有一种深远的历史苍茫感和人生的厚重感。当时买这本书的决心则是要好好研读的。它带给我的益处,我现在还受用着。一本是《诗经楚辞》,五块钱的资版书。说起《诗经》这类书,现时少有人读了,可我却喜欢,而且买得粗心,是盗版,上边的文字缪误很多,影响到学习理解,直到上大学,借图书馆的正版订正核对过一遍,才正式受到它的益处。和这本书一起买来的还有《西游记》、《张爱玲文集》。还有一本书也要提一下,它是《官场现形记》。
它与我的缘分很特别,记得是用一本《刘墉文集》换的。《官场现形记》的文笔简洁,语态稳健,叙述充满讽刺味道,开始读起来不太适应,后来越读越能品出其中的好处,便每日中午在床上翻看。只是只有上本没有下本。《刘墉文集》也不错,用它来换我其实也很舍不得,可惜当时钱太少。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处事风格,每本书也有每本书的风味。封面构图及书香如同人的相貌外表,是一种形象的体现。一本好书配一个恰当的好封面,会更多的吸引人的眼球,反之则不能。包装设计、图文排版体现了设计者对作品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书稿本身的内容情致、思想艺术特征与书的包装互为解释互为补充互为交融,给读者带来种种感觉。我一直相信,一本书自它脱离主人开始,然后在他人手边被阅读,便赋予了他人重新理解作品的权力。于是同样一部书稿,会有多种面目展现在公众面前。
书香也是书味的很重要的组成。书香决非单一,有的纯然为一种清香,熏人,沁人,多是青春小说之类;越是旧的书籍,那种香味越浓,从其古老的神态中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本本旧书,可能经历了多少人的手,又看过多少人事沧桑!
我那本《诗经楚辞》虽然也有很浓的书香,但味有点偏,不好闻,与纸料有关,是盗版书的缘故。《官场现形记》则不同,书微黄,有一种淡淡的墨香。
书香有时也与心情有关。有了闲情,读书喝茶,韵味十足;孤独时,读书如饮酒,可暂时抛却一些苦闷,有时也能遇见知己朋友,引起共鸣。穷困时何来精力作长读?繁忙时哪有心情去体味书香?正如有了重要的事,再好吃的东西也顾不上吃;又如在大街上吃东西远不如在家里的香,而实际上有时地摊上的并不比家里的差。
书之于我如同自然不能没有春天,我深深地依赖书、喜欢书。读一本书之前,先望望它的身形面庞,是一种享受。书香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是一种诱引,把我提前带入神性的高尚的氛围里去。在布满铅字的书页里游赏,我的生命随之膨胀,记忆、想象、理性等一下子游动并且鲜活了起来。
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却没有足够的钱来买它们,算是一种遗憾;不能出生在富贵家庭,但能领略书香品味到好书,真乃人生一大乐事。
后来我们实习,学生们的一些物品被安排到一个仓库里,上面所提到的大部分书在就在这里遗失掉了,丢了就丢了……除了受一些损失,找学校是无济于事的。为此我写下以下文字:
二十天发生了多少事,大大小小,我的书,我那心爱的,已被歹人劫去
在何时,当你们遭受磨难,我却在嬉笑中,安闲度日
我那宝爱的书儿们,就在目前,我还用心灵的笔触,说道,说道你们的好。你们,你们却恶人押向何处?
我愿,愿意那歹徒能体察你们的神光,愿他们会珍视你们像我一样……
可是我实在担心,一个偷书的人,有时并不是看中书本精彩的内容;一个偷书的人,看了书学不到好却常常变得更坏
我着实宝爱的书儿们,你们是光明之使者]
我深深为你们祷告:你们定要找到一个好的去处!
如此,我心才安——正如一个姑娘最终嫁对了人,我心乃安。
工作以后,对电脑多了,读带有墨香的书便少,便有点不像读书人了。像我这样曾经喜欢读书的人,都被诸如电脑之类的机器所同化,可见现实确实是厉害。希望我能拾回爱读书的心,多读些好书,方不有愧。也希望众读书人也多读好书,共享知识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