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尽处是沧桑

人生尽处是沧桑

鬼张鬼智杂文2025-12-01 21:20:50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幕单纯的生活喜剧,随着那巧妙变换的喜剧节奏或疯或癫;你也可以将其视若一幕活脱脱的现实悲剧,随着幽怨而怅然的电影音乐或思或泣”,这就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部最能体现许鞍华创作灵性的
“你可以把它当作一幕单纯的生活喜剧,随着那巧妙变换的喜剧节奏或疯或癫;你也可以将其视若一幕活脱脱的现实悲剧,随着幽怨而怅然的电影音乐或思或泣”,这就是《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一部最能体现许鞍华创作灵性的银幕佳作。
我一直以来十分喜欢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无论是她的《半生缘》,还是她的《女人四十》。她的电影,总能让我们深陷于那无处不在的生活矛盾和真实情感的跌宕起伏之中而不能自拔。一种人生状态,一种生活真实,一个与普通人命运息息相关的不离不弃的世界。
许鞍华导演是拍情感戏的高手,在缓慢的故事节奏中,极尽细腻,并通过波澜不惊的镜头语言,展露出片中人物那风起云涌的内心情感。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承续着导演的一贯风格,不同的是,你无法界定它是喜剧或是悲剧。它让你笑,它让你哭。影片真实反映了中国当代正在进行中的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国际大都市的人物众生相,全面展示现代生活景观,饱含了人文情怀,体现出百样人生。可以说,我是身不由己地将《姨妈》作为一出人生的悲喜剧来解读,它以状似原生态的普通人生活凸现出大上海的另一面。
十二岁的男孩宽宽,利用假期去看望退休后独自生活在上海的姨妈。透过宽宽的眼睛,姨妈表现出吝啬、落伍、喧闹和荒谬。姨妈的邻居水太太也很奇特。但是之后一系列的经历开始令他们彼此理解和留恋。一天早晨,姨妈在公园遇到了一个从广东到上海来发展的“江湖混混”——潘知常,这个神秘男人使得姨妈神魂颠倒,两人竟因京剧成了知音,并与比他大6岁的“姨妈”演绎出一段朦胧而感人的黄昏恋情,却哪知好景不长,潘知常与姨妈的终生积蓄最终一起消失了。与此同时,姨妈又发现了自己的保姆竟然是靠“碰瓷”来赚取外快的。通过这些接连发生的事件,姨妈醒悟万千,决定离开上海,回到在二十年前离开的另一个省份的家,回到她已经疏远的丈夫和女儿身边。一年以后,宽宽再次到姨妈的新家来看望她时,发现一切都改变了。回想上海,就像是一个曾经的海市蜃楼,一段梦境一般……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全片的亮点,真切感人,可抚可触。姨妈是贯穿影片始终的绝对主角,斯琴高娃对角色的诠释非常精彩到位,小人物的矛盾性格自然彰显,从开始的让人发笑到后来的让人心生怜意,如同看到了自己身边亲友的遭遇。姨妈善良,姨妈淳朴,姨妈几分自命清高又有几分自私,姨妈甚至还有些斤斤计较。卢燕饰演水太太,表面看,是姨妈的鲜明对比,即使她追赶潮流,内心依然和姨妈一样孤寂,一样的与时代相左,依然是将满怀的依赖无奈地寄托在宠物之上。周润发的潘知常,一件中山装,一身酸腐气,演活了“才子”状的“情场骗子”,他的粉墨登场,几句唱腔,就拨动了姨妈的失意和“久旱逢甘霖”的情弦。发哥风流倜傥不减当年,把潘知常的油滑之气勾勒得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赵薇则饰演姨妈的不孝女儿,没多少文化、语言举止大大咧咧,并且“粗俗”,一个看上去挺强悍实乃挺软弱挺可悲的东北妞形象跃人眼目,她对于生活和命运,都不能有效地去控制和改变。史可戏份虽少,但她的金永花寥寥几笔就将隐藏在“碰瓷”背后的悲惨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影片处处闪耀着光芒。那人性的光芒。那艺术的光芒。我们置身其中,有时欢笑,有时不由自主地流泪。或喜或悲,或希望或绝望。一切都是生活。一切都是生活真实之后的“宁静”和“残忍”。
我忘不了姨妈的一句话——我已经无法再在这个城市生活。
嬉笑之后是悲凉,人生尽处是沧桑。当我们告别《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挥之不去的或许只是那久久的回味和沉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