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为文多年,在大大小小的报刊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内心中总是不满意:既不满意于作品的质量,又不满意于刊发的频率。“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写得多,发得少,量变并没有引发预期中的质变,怎么看怎么别扭,心
              为文多年,在大大小小的报刊发表了一些作品,但内心中总是不满意:既不满意于作品的质量,又不满意于刊发的频率。“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写得多,发得少,量变并没有引发预期中的质变,怎么看怎么别扭,心里打了一个解不开的“发表情结”。在写作上,自己是有理想的。年少轻狂时,曾做过不轻易对人言的作家梦。几年前,凭着纸媒上发表的百余篇作品,加入了市级作协。以目前的标准,弄个省作协会员似乎也并不为难。但加入了省作协,难道就意味着成了真正的作家吗?即使加入了中国作协,也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的作家标准。
待到过了而立之年,又向不惑之年步步紧逼时,方才知道,自己成为理想中的作家有些志大才疏。于是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自己的写作标杆:如果不能成为作家,至少也要能成为经常有作品发表的“写家”吧?这样的要求应该不算高。可就是这个目标也总是难以达到,作品发表只能用“偶尔”一词来形容。虽然在各大网站发了大量的作品,也有作品被网站编辑“飘红”“加精”,被各种知名的、不知名的网站转载,但泥沙俱下的网上发表终究只能用一个“贴”字来形容。不由对那些能用稿费养活自己的作家平添了一份敬意和钦佩。换作自己,只有喝西北风的份。一位在纸媒上经常亮相的作家谈到自己的写作时,坦言如果作品不能在纸媒发表,早就没有写作的动力和兴趣了。确实如此:在纸媒发表作品既能名利双收,又能得到主流文学界的承认,远非网络发表所能比拟。于是,在文字的惨淡经营中,时不时有倦怠袭来,萦怀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发表焦虑:期待自己的大作能够遍地开花,稿费单雪片般飞来。然而,这个理想怀揣多年,仍然只是一个渺若云烟的梦。
一日上网闲诳,不留心进入了《散文世界》杂志设在新浪网上的博客。我从未向这本杂志投过稿,从几篇样稿看来,档次很高,即使投,恐怕也难逃石沉大海的宿命。浏览杂志简介时,看到有这么一句话:“本刊认为对于一个执着于文学的创作者,文章的刊发与否是第二位的,不断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善哉,斯言!这句话读来让人有“良言一句三冬暖”的感觉,心里热烘烘的。是的,“不断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不断的提升”才是一个写作者不断写作的目的。发表不是创作的目的,也不是衡量作品质量的唯一标准。能够发表固然好,不能发表也不要灰心丧气。一个写作者没有作品质量的不断提升,即使发表得再多,也只是量的积累而无质的变化:可能发表烂杏一箩筐,也不如有分量的山桃一个;又好比一个登山人,老是徘徊在半山腰,而无缘得览峰顶的绝妙风光。
一个写作者的不断提升就是在写作上做最好的自己,是一种追求写作成功的过程。执着于发表是看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没有过程的璀璨又哪来结果的辉煌?在写作的过程中,只有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了自己全部的才情,在自己的天赋范围内达到了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才能在不断提升中完善自己,成就自己。而这,才是写作者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学校德育工作的八个“寓”
下一篇:由邓玉娇案件说开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