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又重庆
重庆的小面提到重庆美食,外地游客自然会说是火锅。谁到了重庆后不去吃吃地道的火锅,看看地道的重庆美女,那可算是白来了。可是,重庆真正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却是——小面。何为小面?小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素面。别看
重庆的小面提到重庆美食,外地游客自然会说是火锅。谁到了重庆后不去吃吃地道的火锅,看看地道的重庆美女,那可算是白来了。可是,重庆真正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却是——小面。
何为小面?小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素面。别看它素,它的学问可多着呢。光调料就有十几种之多,其中很多调料的准备工作也是相当复杂的。比如,姜蒜末、油辣椒、花椒面、炒香后再捣碎的花生、芽菜末、榨菜末。这些调料必须新鲜,才能保证口味纯正。此外,葱花、黄豆、酱油、味精、猪油等等,却是必不可少的原料。另外,还得配以高汤提味。有的配的是大骨汤,有的配的是鸡汤。十多种调料固然是声势浩大,可是也不能一齐上场。调料配置得有先后顺序,别看是小小一碗素面,也得做得美观又可口。通常姜蒜末、花生粒、黄豆和葱花是最后再放的,而酱油、味精和芽菜、榨菜粒、猪油等则是最先就要打在碗里。调料打好底后再注入高汤,使调料与高汤的鲜味充分融合,面出锅后,配上黄生葱花等。调料打底、盛上高汤、小面下锅、捞面、撒上剩余作料,一碗融合了麻、辣、鲜、香的小面就呈现在你面前了。
重庆人爱吃面,其精神就像东北人爱吃饺子一样。可是一天也离不得。一日三餐,总得有一餐吃上一吃。特别是早上,每个卖小面的档口都是挤得严严实实。老板也不慌不忙,他们早就在平日里百炼成钢,动作娴熟而又保证质量。
区区一碗小面,它那么不值钱,可我看,它却是丰富得很呢,它将重庆人“重在吃味”的饮食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重庆美食的精神都浓缩在一碗小面里了。
所以,每个早晨,忙碌的我们都会疾走狂奔至各个小面档,再够麻够辣地喊上一声:老板,二两小面!
重庆的桥
重庆位于中国之西南,位于长江上游,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城市依山而建,故重庆有“山城”之美誉。重庆是历史文化名城,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别号多自然不在话下,“渝州”“雾都”、“桥之都”等都是重庆的别号。重庆属丘陵地形,路势陡峭,加之两江穿梭,所以桥多即在情理之中。虽然重庆交通至古以来就呈现多元化发展——六十多年前重庆就有了中国最高档的公共汽车,而到现在,仅是主城区的公交战线已有逾千条之多,加之轻轨、地铁“一空一陆”的补充搭配,为重庆这座时尚之城更添夺目光彩。然而,即使有了这些交通快速通道,桥的地位在重庆依然无法撼动。重庆的桥为重庆这座山水之城架起了生命的轨道,它环横山山之间,山水之间,江水之间;它环架在陆陆之上,或直或弯或陡或平。这就是重庆的桥。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已建成和目前在建的桥梁总数在6000座以上,800米以上的特大桥有36座,被业内人士称作“中国桥梁博物馆”。立交桥、高架桥更是不计其数。今年4月30日通车的朝天门大桥全长1741米,比世界著名拱桥——澳大利亚悉尼大桥的主跨还要长,成为“世界第一拱桥”。大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下层则是双向轻轨轨道。
如果想领略重庆的桥的风采,那就请你随便选乘一路公交车吧,因为不管是哪一路公交车,必定能带你见证重庆的桥。
重庆的夏
世人皆知,重庆还有一个名字:火炉。此话不假,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季较之北方地区温暖,夏季则酷暑难耐、持续高温。极端气温可达45度,而通常情况下,都在38度左右。而到7、8月份有时会出现连晴一两个月,滴水未下的情况。
全球变暖后,夏季炎热的城市不在少数,特别是南方地区,海洋性气候带给沿海城市无比的炎热。可是,重庆的热不同就在于,早晚无温差,全天候同温。所以一到晚上,不开空调就根本无法入睡。
记得小时候,不是家家一把风扇,更别提空调了。家属院子的街坊邻居们,总是搬了凉席,摇了蒲扇出来歇凉。大家睡在院子的空地上,也不怕蚊虫的叮咬,要热闹上好一阵。直到夜实在太深了,大家才乖乖地闭上眼睛。眼睛虽是闭上了,但实则兴致未尽,一面回味着愉悦,一面享受着大人们轻摇的夜风,一面体味着重庆的夏。
重庆的城门
重庆城三面环水,地形复杂,地势蜿蜒崎岖,所以古人便筑城辟门用于军事防御。重庆的城门有十七座,九开八闭,象征九宫八卦。翠微门、太安门、人和门、凤凰门、金汤门、洪崖门、定远门、西水门为闭门;朝天门、千厮门、临江门、通远门、储奇门、东水门、金紫门、太平门为开门。这些城门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岁月变迁,交通改革,很多城门或拆或毁,保留的已不多了。虽然拆掉了不少城门,但是城门的地名仍然保存至今。特别是属“开”的九道门,是每个重庆人都熟知的。几百年前,重庆城就以通远门作为界限,将经济的繁华与否隔离开来。
而今这些城门,对于我们来说成了凭吊历史的足迹,和文化旅途的见证。
重庆的夜
重庆是立体的,是风情万种的,而又温馨浪漫的。重庆的夜景素有“小香港”之称,也是重庆“巴渝十二景”中之一景。
重庆的地势注定重庆的建筑群以高和样式独特而著称,重庆的桥和滨江路也为重庆的夜景加分不少。黄昏时间,两江四岸的灯光次第点亮,层层叠叠,环环绕绕,那样的美,壮观而又精致。早在清代,奉节知县姜会照就做诗《字水宵灯》以赞重庆夜景之美。诗云:“万家灯射一江涟,巴字流光不夜天。谁种榆河星历历,金波银树共澄鲜。”如今百余年过去了,重庆夜景早已从过去的花灯进化为霓虹彩灯。可是,不管空间的变化,还是时间的延续,重庆的夜景也永远如星河一般灿烂、永恒。
重庆的我
重庆的我,不在重庆,但我仍然离不开重庆的小面,仍然会惦记重庆的桥、重庆的夏天、重庆的城门、重庆的夜景。但是,重庆是我书写不完的,它是一首浓烈的山歌,迂回在血液里,不断轻声地唱着。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