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区农村教育现状之我见
社会上常常出现“三无产品”这个词,什么“无牌无证无照”,什么“无生产日期无注册商标无联系地址”等,总之都是指非法经营的垃圾产品之类,给人的感觉都是既恶且憎。而现在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较为贫困、偏远的山区
社会上常常出现“三无产品”这个词,什么“无牌无证无照”,什么“无生产日期无注册商标无联系地址”等,总之都是指非法经营的垃圾产品之类,给人的感觉都是既恶且憎。而现在的农村教育,特别是较为贫困、偏远的山区农村,竟然也出现了不少这类特殊的“三无产品”,那就是:很多正处于这种不幸中的农村孩子!
他们何谓“三无”呢?
其一:无家庭支持
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农村很多父母也把眼睛都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对孩子的读书问题关注和支持的并不多。也可能是因为对时下考试制度的误解,认为上不了重点或名牌大学的孩子,根本就不值得投入什么,反正分配工作又那么困难,不如学点技术或回家帮衬一下家庭,或充当一名劳动力,到劳务公司去报到,等待“分配”到省外去打工,对孩子的教育几乎就“置之度外”,任其“自生自灭”了。作为班主任,我就曾在家访中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我所任的八年级(3)班的袁×同学,由于经常迟到,我多次打电话问及该生迟到的原因,该生父母的回答是:忙作业晚啦。后来,该生由迟到发展到缺旷,我便及时赶到了该生家里进行家访。原来袁×父母口中所谓的“作业”,是指常常丢下课业帮其哥替别人修理摩托,顺便也“学点手艺”。听了我一番“大道理”后,其父母却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让老师费心啦!不过,孩子大了,他怕读书嘛,我们劝也劝不了,没办法,他学点养家糊口的本事也没错嘛!”
对于这样的父母,我还能说些什么?
至于那些整天沉迷于麻将、扑克牌桌上的父母,对子女读书求学的态度更为淡漠了,只会全身心关注他们的“长城”砌得是否牢固,扑克牌起得是否好,赌本是否已扳回。而那些把离异当儿戏的“单亲”家庭呢,其子女的境遇更可想而知了。
其二:无父母照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百万大军涌入城市的洪流是势不可挡了。这里面既有喜又有忧。而我认为:忧是大于喜的!
喜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批量输出,的确给那些较为偏远的山区农村带来了很多新思想、新气象,拓展了新的财富来源。农村看上去是开始富裕起来了,和过去相比似乎有了天壤之别。可新问题又来了:父母相继出门或全部出门打工,又带不了孩子一起走,就把孩子丢给了年迈的自身都难保的爷爷奶奶。于是,年迈的老人整天倚门而望,少不更事的孩子任其“多方发展”,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就交给了所谓“万能”的学校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违纪,不停的违纪;家访,不停的家访。而每次只能面对一副副苦瓜似的脸和承受老人无可奈何的感叹;面对远在千里之外父母无用的遥控以及整天迟到、旷课、逃学、玩失踪的孩子……教育者肩上的担子何其重,学校承担的责任何其大!
其三:无爱心滋润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花朵。花朵需要什么?需要阳光,需要雨露。可阳光在哪?雨露在哪?
且不说处于上述眼光只看到“经济腾飞”的父母,或处于遥控指挥甚至是瞎指挥的父母之中,就单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又屡禁不止的网吧、歌舞吧、娱乐室等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那些缺乏家庭温暖和管教、少不更事的孩子,又怎么逃避得过这外界布下的重重陷井呢?又怎么不对前途产生迷惘和滋长厌学情绪呢?任凭老师的苦口婆心,任凭家访的脚步把早晨和黄昏踏碎,能奈我何?一个家庭就这么一两个孩子都关照不周,一个教师面对全班那么多需要关爱的孩子,他的爱又能分成几份?
不错,此时此刻,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尤其重要,可边区的孩子大多是走读不住校的,把课上完了就回去“自由”了,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有时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甚至是杯水车薪了。又如果出现某个教师再对某个孩子的屡教不改产生失望、放弃教育的话,这孩子就彻底的玩完了。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吧。
好在国家现在已非常关注山区农村的教育了,“一费制”的推行,“两免一补”等多种“免费”项目逐步落实到位,惠民政策深入千家万户,于是,孩子的爷爷奶奶笑了,远在异乡的父母笑了,孩子也开心地笑了。然而上面所谓“三无”家庭的孩子依然存在,“三无产品”的隐忧依然存在。我就曾经到过好几个村庄进行家访,发现在家的竟然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真的很难看到一两个。
如果说应试教育是金字塔式的教育,是什么“精英”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日,单就初中这块来说,山区的教育现状的确不容乐观。察其原因,和上面的“三无”有着莫大关系。
孩子还是一株弱不禁风的小树苗,经不起外界任何不良因素的折腾,更为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百般呵护,仅靠哪一方的力量都是相对单薄,独立难支的。
特别是家庭,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和关注,父母不能把眼光只盯在眼前的所谓利益上,多为孩子的将来着想。试问:置身于科技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后盾,孩子的前途会“混”成怎样?孩子正是长身长智的阶段,思维还不够成熟,父母怎么就听之任之,“随孩子的便”了呢?
而“被迫”放下监护人重担远在异乡打工的父母们啊,钱财倒是找了一些,可你们失去的又将是什么?所谓“万贯家财就怕一个败家子”。当然,你们无奈,你们痛苦,可这样下去,可能痛苦永无尽头。将来孩子会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负担或恶果,也是无法预知的。
当前国家政策的确很好,“西部大开发”、“三农政策”等纷纷出台,百姓的脸上多了很多笑容。但若能在山区再加大投入力度,多开发些新项目、多办些厂矿企业之类,解决好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外出打工就能就业的大难题,那么,多少孩子就有了港湾,多少孤老就有了依靠,多少家庭就会笑逐颜开呀。山区穷啊,不靠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个梦何时才能圆?这才是真正国计民生的大事,真正的关注民生疾苦,才是党中央“三农”政策英明性的具体体现啊!
也许,我的所谓“思考”,只是杞人忧天或“一叶障目”,但山区孩子的确处境堪忧。作为一名有点良知的教师,我只能如此向社会呼吁,呼吁关注一下贫困山区的孩子!关注一下这些可怜的“三无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