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鹿西风情游
鹿西是洞头的第四大岛屿,这几年由于旅游开发,渐为人所知。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闻名前往,一探这个神秘小岛的真面目。上岛须渡船过去。码头、驳绳、铁桩、桅杆,各式泊船在海湾交错,再加上略腥咸的海风,热辣辣的
鹿西是洞头的第四大岛屿,这几年由于旅游开发,渐为人所知。一个炎热的夏日,我们闻名前往,一探这个神秘小岛的真面目。上岛须渡船过去。码头、驳绳、铁桩、桅杆,各式泊船在海湾交错,再加上略腥咸的海风,热辣辣的阳光,蓝天碧海,这一切构成了活色生香的渡口风情图。
我们上的是一艘中型渔船。这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休闲活动方式,即约上几个朋友,花几仟块钱租下一艘改造后的渔船,就可以出海去捕鱼,感受一下渔民的生活。这样的渔船往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像一个微型的家。但自己是不用动手捕鱼的,船上配有专业的渔民,负责开船、撒网、收网,分捡猎物,甚至帮助烧菜。我们只需准备一颗好奇的心。
然而好奇心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习惯于生活在陆地上的我们,风浪的颠簸所引发的效应,常常是被低估的。所以一开始还兴高采烈地,在甲板上跑来跑去,注视着船侧溅起的水花,或与盘旋在船尾的海鸥对话,或去驾驶室看船长熟稔的技术,或大惊小怪地对着从海中拉回的渔网,为捕到的一些小鱼欢呼雀跃。下一刻,胃里开始翻江倒海起来,跌跌撞撞摸索到床铺,仰面躺下,面如土色。这时,摇晃着船只的海浪,又渐渐化作了慈母的手。
船靠码头,黑轮胎与石堤经过激烈冲撞后,慢慢和解,亲吻拥抱着彼此。我们踩上堤岸,一种结结实实的踏实感随之而来。始得以从容打量这个美丽的小岛。正是休渔期,偌大的海湾里驳满了船只,有锃亮如新的轮船,亦有锈迹斑斑的帆船,沐浴在同一片蓝天下,休养生息。舌头一般伸向海面的湾体上,覆盖着大大小小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近旁,一条长长的涵桥,连接着两岸。幽长深邃的涵洞,彰显着岁月的沧桑。一些渔民在路边补网,散落在地面的网上,千结纵横,既编织着艰辛,又缝补着希望。
我们住在一个风平浪静的海湾口,U字形的边线上,一字排开的,皆是家庭旅舍。我们住在其中一家干净清爽的渔家小院,淳朴好客的渔家夫妇,把房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前门对着海湾,后面的小院里种种一些花草,看上去赏心悦目。一幢五楼的房子,每一层都有阳台,对着波光鳞鳞的大海。海水经过长途跋涉后,匍匐于海湾的惬意,整晚都在我的梦中回荡着。
岛上正值海岛百家宴活动,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上,摆满了酒席,坐满了各地的慕名来访者。晚餐的主角当然是海鲜,下午新捕到的丰鱼、螃蟹、小乌贼、虾、鱼杂,不用什么烹饪技巧,只用白水煮熟了,便是天下至味。朋友特地带来了一条鲳鱼,重达五斤,实属罕见,自是鲜美异常,大饱口福。
晚饭后在岛上随意走走,时海风习习,竟比家中凉快许多。后山新建了一个露营基地,从一条木栈道上去,山顶是一个大大的平台。人们搭起帐篷,摆开桌椅,在星光朗月下,喝酒,聊天。而山脚下,海浪以永不衰竭的激情,将自己一次次摔碎在礁石上。
第二天早上路过这里,看到土坡向上隆起的顶端,仿佛架着个木帽子,兀立在天地间。山上植被茂盛,各种奇花异卉,在灼热的海风中,欢快地摇曳着。露营平台下面便是海,有一个比较少见的鹅卵石沙滩,不过不适合游泳。我们拣了不少独特的,带回家放鱼缸。赤脚在滚烫的鹅卵石上行走,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但随后带来的通体舒坦,亦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海边有一块巨大的巉岩向大海突出,平整程度,犹胜于唐玄奘的晒经石。巉岩边的峭壁,皆风化成千叠岩。岩壁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从下面的岩石缝中,盘根错节地生长出来,盘绕的根系遒劲有力,紧紧贴在岩壁上,成几字形绕了数圈后,在尽头开枝散叶。细观底部,竟不见一丝泥土,令人惊叹生命的顽强。
鹿西附近有个鸟岛,这几年因保护得当,生态日趋良好,是候鸟们的天堂。坐着舢板去看鸟,绕岛一周。黑色的岩礁上,密密麻麻站满了鸟。不时飞起一些,翱翔于空中,又轻盈地落在远处的石头上。岛上岩礁高耸,怪石林立,惊涛拍岸。岛一侧有伸出去的海岬,上面耸立着一个白色的灯塔。此情此景,酷似电影《禁闭岛》中的镜头。
我们在船上热烈鼓掌,发出“啪啪”的声音,鸟儿们惊起,成片成片地飞起,如流动的云彩,掠过长天。岛上最多的是海鸥与燕鸥。后者长着海鸥的翅膀,燕子的身体,漂亮极了。船舷边,多情而神秘的大海,闪烁着丝缎般的光泽,时而平静,时而飞溅起清澈的水花,似乎向着更广袤的蓝天,倾诉着最热烈的相思。2015/6/27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