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剥了皮的树
昨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就说感冒了,看起来很重的样子。吃了一点点饭。书包都没打开,呢喃着没写作业呢,随着感冒药的效用的发挥就沉沉的睡了。几次想把他唤醒终没有舍得。很久以来儿子都没有这么早睡过了。很多时候我
昨天晚上儿子放学回来就说感冒了,看起来很重的样子。吃了一点点饭。书包都没打开,呢喃着没写作业呢,随着感冒药的效用的发挥就沉沉的睡了。几次想把他唤醒终没有舍得。很久以来儿子都没有这么早睡过了。很多时候我一觉醒来,儿子屋的灯还亮着。心里总是不免隐隐的疼痛。也许是一直没有这么久的睡眠,也许是身体的不适让儿子从凌晨两点折腾到四点。刚平稳的进入梦乡上学的时间又到了,就这样带着感冒的余热和虚汗、揣着一颗忐忑的心(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开始了他新的一天……也开始了我的浮想联翩……现在的孩子的确很累,承受着来自来自各方的压力——社会的、家长的、学校的。前些时候儿子的QQ名字冠以“被剥了皮的树”。每每看到,我就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做?家长又应该怎么做?为什么精心侍弄的小树会有被剥了皮的感觉?自责、内疚、迷茫、困惑多种味道掺杂其中,不知其可。
这些90后的孩子们从一出生就被委以重任,承载着我们几代人的梦想。于是乎在这几代人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下,在优越条件和高物质的生活中开始了他们的“苦难”之旅。刚咿呀学语就开始了早期教育。小小年纪还未来得及品尝什么叫做快乐童年、玩的天性还未来得及施展就已经在书海里泛舟,就已经博洽多闻了。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使得他们对新生事物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上了初中的孩子仿佛一夜间长大,一些社会现实让他们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绝的和孩提时代画上了隔离符。彻彻底底的、责无旁贷的奋力拼杀在书山学海中。家长的厚望,老师的嘱托,云云等等的不由得让我想起《种树郭橐驼传》文中的一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爱得太深,忧得太多,早晨去看了,晚上又去摸摸,离开之后又回头去看看。更过分的做法是抓破树皮来验查它是死是活,摇动树干来观察栽土是松是紧,这样就日益背离它的天性了。这虽说是爱它,实际上是害它,虽说是担心它,实际上是与他为敌。也许此时的我们对孩子的关爱就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吧。
儿子最近已经更名为“草木年华”里面不乏光鲜,也不乏坚定。所想披靡。希望如此。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