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文化的云盘小河

流淌着文化的云盘小河

祖逖鞭散文2025-10-06 17:53:41
马场云盘小河不知道已经流淌了多少年,沧桑岁月,始终不知疲倦的奔腾不息。生活在这条小河沿岸的人们,都是来自不同籍贯的,没有一户是原著居民,只是他们的祖先迁徙到这里定居的年代早点晚点而已。从祖先到这条河边
马场云盘小河不知道已经流淌了多少年,沧桑岁月,始终不知疲倦的奔腾不息。生活在这条小河沿岸的人们,都是来自不同籍贯的,没有一户是原著居民,只是他们的祖先迁徙到这里定居的年代早点晚点而已。从祖先到这条河边定居下来之后,一代接着一代,他们靠水而居,靠水生活,辛苦而又悠闲的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小河流过的地方都是比较肥沃的紫色砂页土,大季生产的稻谷飘香,小季生产的小麦优质,于是他们充分利用水势,发明了水碾和水磨,用水碾把稻谷碾成大米,用水磨把小麦磨成精粉,然后加工成水磨面条。
小河两岸生产出来的稻谷碾出来的大米没有水磨什么稀奇,但水碾减轻了人们加工稻谷的劳动力,提高的加工大米的能力;水磨可以把生产出来的小麦磨成精粉,然后用特殊制作技艺加工成水磨面条,这就特别的稀奇了。据调查,很多加工水磨面条的老艺人说,不是马场三岔河两岸红土地(紫色砂页土)上栽种的小麦,其他地方栽种的小麦拿到这里来是无法加工出那样品种优秀的水磨面条来的;还有云盘小河的水也很特殊,这红土地栽种的小麦拿到其他地方去,用同样手法加工,如果不用云盘小河的水,还是加工不出云盘小河水磨面条的味来。这不仅仅是稀奇了,是神奇,云盘小河水的神奇呢。
马场这片土地,历史比较悠久,唐朝就建始安县于此,元朝叫习安州,明清改叫西堡长官司,这块地盘上,能吃上云盘小河两岸加工出来的水磨面条,除了掌握水磨面条加工制作技艺的人外,就只有州里或者司里的人们和比较富裕的人家了,水磨面条当然也成了县、州、司里向上进贡的珍贵土特产品。因为云盘小河生产的水磨面条在过去,因加工技术的落后,产量是无法提高的,所以一般人家吃不了云盘小河水磨房加工制作出来的水磨面条。
当生产力发展和提高之后,人们为了提高面条的产量,曾一度把水磨房给闲置了,用电动的磨面机磨面,然后加工制作出面条充当水磨面条,的确满足了很多人吃面条的需求,可水磨面条原本的味不在了,在现代文明中丢失了。云盘小河流淌的水也因此变得清闲,其前程也少了很多阻挡,一路轻松的流入三岔河,向长江东海奔去。
云盘小河流淌从什么阻拦都没有,到到处筑坝拦蓄,还要经过一道一道水风簸和水车的洗礼和磨练,一路坎坎坷坷。虽然如此,这是两岸人们的文明与进步,是他们的发明与创造,才使云盘小河有如此精彩和丰富的历程,云盘小河的这种历程又给了两岸的人们创造了智慧和财富。给始安县、给习安州、给西堡长官司注入了发展的活力。
在只能解决温饱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去品味面条是水磨的还是电磨的,也没有多少人去研究加工面条的小麦是马场那片红土地栽种的还是其他地方栽种的。当温饱解决,手里还多少有几个余钱的时候,人们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吃上面条,得考虑吃上好吃的水磨面条,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今天的人们,特讲究生活质量,还特讲究返璞归真,全心全意地追求原生态,水磨面条开始成为抢手货,水磨面条的味被人们象品茅台酒那样,一点也容不得假的。
云盘小河从他的发源地龙潭口到与三岔河交汇,在马场镇的地盘上不过六七公里的河段,在不长的河段上,曾经有十多家水磨房,虽算不上星罗棋布,也是云盘小河文明进步曾经的一道美丽风景。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地实行联产承办责任制和加工技术的进步之后,至今云盘小河水磨房仅留存了四间,其余都消失了只有水磨房的屋基。仅存的这四间,只有谢永祥用承包土地换来的这间最持之以恒,因为他家一家人的日子就寄托在这间水磨房上,只有加工水磨面条才能赚几个加工费和其他小钱来过日子。其他的水磨房只是断断续续的生产,没有多少气候。也许谢永祥当初是想赌一把,没想到,在历尽艰辛和困惑之后,他赌赢了。他和他的子女们传承了祖先创制的水磨面条加工制作技艺,现在也只有谢永祥和他的子女们完整的掌握这门水磨面条制作技艺。云盘小河的水磨面条的味,只有他家才能制作出来,他家生产的水磨面条作为马场珍贵的土特产都供不应求,大概就是谢永祥始终固守那老土的加工方法和老土的制作技艺。
他家掌握的水磨面条制作技艺现在已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安顺市列为市级名录加以保护和传承,马场镇云盘小河生产出来的谢氏水磨面条,已经不仅仅是普通食品之一,而是独特的惟一的文化食品了。
据马场镇的领导们介绍,云盘小河生产的水磨面条,是马场镇除西堡沙家屯,云盘上明清民居建筑等之外的又一张响当当的文化牌了,他们对这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重视,加强保护的力度,同时也动员谢永祥把水磨面条的制作技艺进行传承,让那三家断断续续生产水磨面条的水磨房也生产具有云盘水磨面味的水磨面条,让更多的人们掌握这门技艺,走向富裕。因此,我想,那已经废弃了的水磨房,作为云盘小河或者说马场的文明进步的历史见证,只要策划好,同样是当今乡村旅游开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其活力和风采是能充分显现的,我相信,流淌着文化的云盘小河,在马场镇领导班子和云盘小河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其的文化,源远流长的同时将会更加异彩纷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