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富厚堂

走近富厚堂

坚重散文2025-10-21 04:37:28
从富厚堂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一直忙于工作,始终没有整理烦乱的思绪,可富厚堂的影子始终萦绕在脑海里。对于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我只是一个过客,来去匆匆。说实话,很想念那里,不仅仅因为那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从富厚堂回来已经有些时日了,一直忙于工作,始终没有整理烦乱的思绪,可富厚堂的影子始终萦绕在脑海里。对于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我只是一个过客,来去匆匆。说实话,很想念那里,不仅仅因为那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抑或曾是一代枭雄生活的地方,最主要的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此行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山、那水、那人、那事,给了我不同的心态和人生感悟!
可以说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近了清代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的故居——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富厚堂。当朝霞染红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时,富厚堂便结束了一夜的平静,慢慢地开始喧嚣起来,许多久仰曾国藩名号的游客不远千里来他曾经居住的这个叫做富厚堂的地方。初到富厚堂,并没有给我多大的惊喜,尽管暖阳高照,也有了初春的信息,却丝毫没有温暖之意,迎面而来的是阵阵劲风,血红的朝阳扰碎环绕在石桥边的曲水,闪着耀眼的光,映出我们破碎的身影,和着湖中游来游去的鱼,悠悠地飘向远方。土墙灰瓦的建筑,典型的江南合院的风格,很难让人想象出当年这里曾有过士兵操练的身影。只有门前迎风招展的旌旗,聚拢着刚刚开始的白日的喧哗,将我们渐行渐远的心思与电视中的金戈铁马联系起来。时代已经远去,可那迎着劲风飘扬在湖边的巨大的“帅”旗,似乎镌刻着曾经的辉煌,低吟着鲜为人知的故事。站在富厚堂的门前,我似乎听到阵阵马蹄声从远处飘来……
偶进一处宅邸,气派的门楼和上面的砖雕匾额及花饰,纹理依然清晰秀美,院内的结构精巧别致,仍能显示出曾国藩当年的显赫和儒雅。我不禁心生感慨:一个秀才,怎么就能够指挥千军万马而屡败屡战?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也许就是文人骨子里的那种独特的民族感情吧!只是诸多的文人没有被赋予兵权,而只能在庙堂之上口诛笔伐罢了!我想,无论何时,文人都总比那些四肢发达的武士们要更具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他们胸有成竹,能运筹帷幄!像毛泽东、诸葛亮等。而到了当今社会,同样的有很多胸怀天下的文人,他们有八斗之才、经世之略,可只能对社会的发展怀着美好的憧憬,成为纯粹的理论家,而我们的社会却在很多方面一步步滑向错误的深渊……
浏览曾国藩的生平,方知其经历之坎坷,追求之多艰。小时候从历史课本上读到的曾国藩,如今如此近距离地走近他,真切地感受他的足迹、背影,乃至其呼吸,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同时不断按下相机的快门。在错落有致的过道中行走,我发现这是一个文化积淀特别厚重的地方,“无慢室”“曾国藩生平大事记”“藏书楼”“曾国藩居室”“百年桂花”,还有雕花的门窗等等,特别是其居室前的“貔貅”,传说是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朋友说:“摸摸它吧,它会给你带来好运!”人都有着同样的利己心理,于是乎我和朋友都和“貔貅”愉快的合影,也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好运!徜徉其间,我如许多人一样寻找富厚堂的风韵,伸手触摸微风,似乎感知到了岁月的沧桑,耳中回荡起文人墨客优雅的吟唱“万斛珠玑尽倒飞……”
曾国藩的故居不是很大,却给了我别样的感情。英雄皆惜英雄,往日之英雄皆随着历史的烟云而随风飘去,唯有他们留下的事迹,或喜或悲地任后人付诸笑谈!曾国藩最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成功地平定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有人说他们之间的战争是两种宗教的较量,因为曾国藩在极力维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而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以《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原道救世歌》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宣传拜上帝教。最终,已濒临灭亡的满清腐朽政府,在曾国藩的拯救下死灰复燃,而洪秀全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度也随着他的死去而走向了天国……
从富厚堂出来,已是正午。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雾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太阳挂在新晴的天空里,许是刚挂上天空不久的缘故,光线里开始散发出了热和力,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富厚堂,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不经意地回眸,曾国藩的笔触,犹遗落在历史的角落。我只觉的两眼似已模糊,双眼全是富厚堂的影子了。恻恻的低徊,恋恋的吟唱,如绢的雄心壮志要从嘴角微微的绣出,化作这古宅的风韵,流到千年的岁月里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