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而不艺的苦果
文者,骨也;艺者,魂也。有文而无艺谓之有骨而无魂,无魂,则苦果必将悠然而生,试图避免但仍必枉然。反之,有艺而无文,则苦果未必定然流出。遍历中华近五千年历史长河,古代文人墨客,通艺而不通文者甚少,何也?
文者,骨也;艺者,魂也。有文而无艺谓之有骨而无魂,无魂,则苦果必将悠然而生,试图避免但仍必枉然。反之,有艺而无文,则苦果未必定然流出。遍历中华近五千年历史长河,古代文人墨客,通艺而不通文者甚少,何也?因科举制度使然,于文人墨客而言,文乃主业,艺乃副业,文乃功名利禄之根本,艺则多为消遣怡情之物。在经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开篇中,吴敬梓先生提及了一位元代大贤--王冕。其自幼博览群书,文学才华横溢,然其艺之造诣更无人可及,其笔下之荷花,或鲜艳欲滴,或含苞待放,或楚楚动人,或惹人怜爱。也许是因为钟于文学、绘画的造诣的追求,令其性格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吴王朱元璋礼请其出山为官,其却避而不见,远游他山去也,与婉言相拒则更多了一份恬淡之情。也许是因为王冕恬淡的性格使然,也许是其大彻大悟看透世事的结果,令其无意于世俗的功名利禄、宦海的勾心斗角,一心专注于艺术造诣的不断追求。但几乎可以断言的是,文学和绘画本身对王冕产生了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令其心性异于常人,状态优雅自信、从容淡定,因此可以说是境界极高。审视现今世俗社会,我们不提倡王冕的消极遁世,但身处闹市的我们应向其对文和艺的造诣不断追求的精神学习,让文和艺为自己的裸骨注入一丝魂气。誉满世界的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思想渊博,文学造诣极高,其为万世师表,尽一生传道授业解惑,儒家经典经、史、子、集亦多源于其之学说自不必多谈,但世人可能会忽略的重要一点是,孔圣人的音乐造诣颇高,其乃抚琴圣手,五音宫商角徵羽了然于胸,其于抚琴之时,时而深沉忧郁,时而高亢欢颜,时而怒气填胸,时而豁然一笑,犹如世间万物顿然消失、整个宇宙知存其一人一般。也许正是因为对文学和音乐术以及信仰的追求,使得孔圣人在不惑之年便修至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境界,终身践行传道授业解惑。另外,成语“余音缭绕”,俗语“三月不知肉味”都很好的佐证了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音乐可以触及人性最本质的内在,音乐可以开启世人灵魂深处那一扇久闭的柴扉,音乐可以净化世人浮躁的心灵和俗欲的折磨。
于人,文艺乃气质之源,文艺存,则气质现;有文无艺,则有气无质,有骨无魂。于作品,文艺乃灵气之本,文艺在,则灵气现,有文无艺,则有气而无灵,生机不足。有过一些阅读积累的朋友都会发现,在中国,出自男性之手的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在表达一种豪情壮志,一种侠骨柔情,一种悲天悯人,笔角粗犷、浑厚、深沉,有雕琢的痕迹。譬如古代的《水浒传》、《隋唐演义》,近代的《平凡的世界》、《蛙》等,笔风豪壮粗犷,行文铿锵有力,尽管非常优秀,但感觉好像少了一种美感和律感,缺少了一种灵气。而近现代以来出自众多解除女性之手的文学作品则更多的表达了一种活灵活现,一种柔情婉转,一种原汁原味,笔角细腻柔和,视角独特,天然无雕琢的痕迹,灵气宜人。譬如张爱玲笔下的更衣室,视角细腻独特,行文瑰丽不凡,绝对堪称上上作;霍达笔下的新月-雁潮生死之恋,笔风细致入微,语言苍凉凄楚,堪称中国少有的悲剧佳作。以上两位女性的作品虽都不是歌词,但却有一种律感,有一种美感,文章中散发出一种灵气,一种几乎很难用语言表达出的灵气。本人没有仔细的研究以上两位女性作家的生平简历,但是我在阅读过她们的文章之后可以凭直觉推断出她们二位应该是有比较好的音乐和美术功底,凡事有果必有因,否则根本无法写出如此的作品,音乐和美术两项艺术对她们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极强的律感和美感。
当我们在谈及音乐、美术对作品的影响之时,则无法不提及一部旷世佳作-红楼梦,通过精读此书我们不难发现,此书行文乐感、美感都极强,书中众多词文经高手谱曲即为经典佳作,好了歌、葬花吟、叹香菱等早已成为经典中的经典;书中众多场景描述经大师绘出即为上乘佳作,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眠芍药等具已成为佳作中的佳作,并且价值连城,堪称国之魂宝。有如此律感美感的作品竟然是出自一位男性之手,因此本人可以推测出,曹雪芹先生一定亦有非常好的音乐和美术修养,否则极难写出如此的作品,至今为止,接近而立之年,在所阅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感觉只有这部作品极佳的将文学、音乐、美术三者融为一体,并且做到了天衣无缝、毫无造作之情,境界极高,感觉此部文学作品是不分性别的,并且不是出自人类之手,是一部天地孕育而出的作品。
由于自幼家境贫寒,音乐、美术对于我来说都是奢侈品,记忆中好像只有中学时期,教音乐的英语老师象征性的教过我们几首歌,学过一点音乐知识,然后就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不过更多的是因为应试制度使然和自身的觉悟和境界较低使然,那时的自己,年纪尚幼,没有认识到音乐和美术修养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关注语数外的成绩如何,以至今天的生活苦果不断,状态不佳。很多年以后,自己的学历渐高,知识渐长,但总感觉自己身上缺少了一些东西,细细想之,其实是少了音乐人、美术人身上的那种对艺术造诣的忘我的境界,缺少了他们身上所具备的那种艺术家的气质,那种淡定、优雅和从容,感觉自己更像是军队中的急先锋,属于张飞李逵索超式的人物。近而立之年,渐渐明白了艺术对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于是在工作之余,开始自学弹琴和国画艺术,不为名,不为利,完全是一种业余爱好,仅仅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家气质。数月以后,我可以读懂一些五线谱,可以弹奏一些曲子,可以略微的鉴赏国画,可以勾勒一些简单的线条,虽然只是皮毛,但是那种感觉真是棒极了,感觉自己秃秃的裸骨之上开始有了一丝魂气,看来这次的选择一定是对了,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一直向前走就可以了,说不定多年以后,当身边的亲人朋友提到我时,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搞艺术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