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新居话过年
谈起过年,就想起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孩子过年,大人过关”。那时,心中很是不解,过年多好呀,吃好的,喝好的,还能穿新衣裳,放爆仗,点笛笛秸。自从进了腊月门,我们便一天天数算着,盼望着……小时候,过大
谈起过年,就想起小时候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孩子过年,大人过关”。那时,心中很是不解,过年多好呀,吃好的,喝好的,还能穿新衣裳,放爆仗,点笛笛秸。自从进了腊月门,我们便一天天数算着,盼望着……小时候,过大年感觉是很了不起的。腊月二十三开始,便开始祭灶,摆上糖瓜和马匹(草料做的),让灶王爷吃了乘马“上天言好事”,二十四之后扫屋,出豆腐,蒸馒头,炸菜,一直忙活到年三十,彻底清扫卫生后再把灶王请来,让他“回宫降吉祥”。这段时间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观,每天可以吃上一顿面食,心中自然欢畅。那时,临近腊月之前,我们晚上就天天翘首望星星,因为听大人说只要天上有好多星星聚在一起就快过年了。于是拉着娘的衣襟用小手指给娘看,嘴里不停地哼着大人教给的儿歌,“糁们,团吧,明日就是年下。”等到了除夕这天,心中更觉神圣,看着父亲摆上案桌,清洁器具。夜幕降临,爹焚香到野外请来各路神仙和老祖,我们小心地帮他端来祭品,看他一边烧着纸钱听他一边低声念着,虔诚地祈祷着,仿佛全家一年的福祸吉祥全都在里面。一年又一年,爹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年三十夜里,每个人更是不敢多说半句不吉利的话,可一年又一年,总在贫困中挣扎。
后来,我当了教师,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每年过年还是沿袭父母的一些习俗,但是,却再也没有儿时那种奢盼,没有父亲那种烧拜祈求。有的只是幸福的享受和来自心中欢乐的歌。因为我们现在平时吃的、喝的、穿的比那时过年还要好不知多少倍,真正是天上人间。
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地记得我们喜迁教师公寓楼后的第一个春节。那天,全家人高高兴兴地来到楼下,第一次来到这里,娘抬头望着高高的楼房,看了又看,对爹喃喃着:“嗯,咱闺女住上楼了,咱也要上楼啦!可哪个家是呢?怎么找呢?”听得楼下有动静,我和儿子赶紧下得楼来迎接。娘扶着楼梯慢慢拾级而上,“嗯,那时,我们村小红子她娘说她去济南,看到人家住的是楼房,用的是电灯,还有电话……”
“娘,这不,咱也过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日子啦!”来到门口,打开防盗门,我笑着对娘说:“看,这就是咱家,咱不仅有电灯电话,冰箱洗衣机呢。”一股暖盱盱的热气迎面扑来,大家进得家来,脸上写满了惊喜:“哇!这么暖和?!”客厅里两盆迎春花笑着吹起了金黄的小喇叭,唱一着曲《幸福谣》欢迎大家。爹娘哥嫂姐和侄子们脱了厚厚的外衣,围着各屋转了又转。“哇,这么些房间呀?多少平方?”哥高兴地问。“近一百平方。”我笑着答道。小侄子恣地跑来跑去。娘看着茶几旁的电话问我,“这就是电话?咱从这里能和好几里地以外的人讲话吗?”“能!不仅几里地以外,就是全球都能听见!”我拿起话机,“娘,你想和谁通话?来,我给你拨通。”娘的脸上堆满了皱纹,激动地有些说不出话:“没事,我,我就是有些想你姨,整天也见不着她,我也去不了……”嘀嘀嘀,我迅速按下号码,将电话接通交给娘。不知是高兴还是怎的,听到姨的声音,娘竟不知说什么,支吾了半天,才说:“我是你姐,在咱娃子这里,我能听到你的声音了,你咋样啊?”一会儿,便赶紧把电话交给我,“这玩意儿真方便!嗯,不打了,我不会打……”
这时,对象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刚做好的菜,乐呵呵地说着,“来,我们也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
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拉起来。“刚才咱娘上楼时还说,过去我们村小红子娘说那时去济南,看到人家住的是楼房,用的是电灯,还有电话。羡慕死了!这不,如今咱也住上楼房了。”我高兴地眉飞色舞起来,“比他们还好呢!还有集体供暖,电灯,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一套电器化,现代化……”
“是啊,那时,我们可是做梦也不会想到会有今天呢!”娘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说道,“那时,我去辛泰换地瓜干子,看到人家家里有好些地瓜干,心想,你看人家家里多好,要是咱有这么些吃的就好了。你三娘家大姐姐就是看到人家家里有好些地瓜干,才把你大姐嫁给了人家。”
“娘,我们现在可不同以前了,天天象过年似的。再也不用象小时候一样,盼呀盼,每天想吃啥就做啥。”我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吃水饺的情景,“娘,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大年三十晚上好不容易捞着吃顿韭菜包子,您还得给俺掺上一些白菜,白面里还要再掺上点棒子面。”
娘放下筷子,“唉,那时是没办法,别说象现在这样有鱼有肉,就是吃顿包子也吃不起……”娘抬起头望着天花板,又回忆起了那痛苦的生活。
“爹,今年过年你又烧香了吗?”姐看着坐在娘身旁的爹问道。
“嗯,烧了,”快嘴的二哥接道。
爹端起酒杯,慢慢地呷了一口,“不过,我是请老祖回家和我们一块过年,看看咱们现在的生活。唉,不再求神了,过去年年请财神,咱家年年还是缺粮户,粮食不够吃。自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我们家才有了吃的,摘去了缺粮户的帽子。”爹又夹了一块肉放在嘴里,看着我,“你能住上楼房,也是多亏了党的教育政策好。过去,你们当老师的是臭老九呢,人家都说‘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你还想分楼房?做梦去吧!”
“还是改革开放好呀!来,干杯!”大家举起酒杯,楼内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自然感怀
下一篇:一个岗位等于一所学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