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月明
夜雨淅淅。终于静下心来,可以好好地写他了——李煜,这个始终让我纠结不下的主儿。倒不仅是因为他的词写得有多好,也不是因为他的帝位坐得有多糟,词写得好的人多了去了,帝王亦不鲜见,在这个秋夜里唯一能让我记起
夜雨淅淅。终于静下心来,可以好好地写他了——李煜,这个始终让我纠结不下的主儿。倒不仅是因为他的词写得有多好,也不是因为他的帝位坐得有多糟,词写得好的人多了去了,帝王亦不鲜见,在这个秋夜里唯一能让我记起的就是李煜,中国历史上一个文人与帝王职业碰撞的悲剧典范。风雨飘摇
南唐真的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多余的朝代,事实上连朝代都称不上,就是唐末天下大乱的一个割据藩镇,原为吴国。一个流浪儿被大将徐温收为养子,取名徐知诰,后仗势登龙,羽翼渐丰,遂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并以继承唐祚为名,改徐知诰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历三世,凡39年。如果不是后主李煜,南唐就真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公元961年,李煜在南唐首都金陵登上了王位,此时的南唐已呈现出末路颓势。煜,本来是阳光普照的意思,然而这位年轻的帝王不但没能照耀他的黎民百姓,连自己的天空也变得阴云密布、山雨欲来。因为此前一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兵变陈桥,建立了大宋政权,并开始谋求一统江山的霸业,不断向各个割据势力发起攻势。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南唐政权自然也就处于风雨飘摇中了。这一点,在李煜即位后上疏赵匡胤的《即位上宋太祖表》中即可窥见一斑,不但“惟坚臣节,上奉天朝”,并发誓“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处于内忧外患中的李煜,从即位起就制定了对大宋恪守臣道的基本国策,他所要的只是保住他的祖业,偏安一隅而已,而不是整军经武、驭臣治国,再说文字堆里溜达出来的他也没那个本事。面对大宋王朝的咄咄威逼,李煜能做的只是一味地奉表修贡,花钱买平安。如果再加上璟帝时期对后周的割地赔款,这个本来天下富庶之地也变得国库空虚、战备松弛。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还一度用铁币代替铜币流通,结果造成南唐物价飞涨,国力日渐消颓。
事实上,完全说李煜昏庸也是不客观的,庸是事实,昏倒还不至于。《新五代十国史》记载,后主“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他何尝不知道光武中兴?何尝不钦羡贞观之治?面对大厦将倾,他只是束手无策罢了。不辨忠奸、缺乏韬略,那就事佛吧;求佛不成,那就喝酒作词吧;庙堂之上无所作为,至少还有温柔乡里可逞英雄。这里有一首不得不说的词,“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的词总是这么的直白,虽不用典,但虚实结合,意犹深远。暗香浮动,小周后赴李煜私约,“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为了不弄出声响,干脆脱了鞋子用手提着,比我们常说的悄手蹑脚形象多了,一个既勇敢又娇怯的小女子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让人产生些许共鸣。
岁月蹉跎,这样的日子竟跌跌宕宕存续了十多年。975年11月,金陵城破,风雨飘摇中的王国大厦轰然倒塌。李煜率文武大臣,肉袒到城外投降,在宣告他帝王生活结束的同时也意味着囚徒生活的开始。
有一首《破阵子》,写的就是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刻: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每每读这首词的下阕,我都会想起项羽,那个不可一世的楚霸王,李煜跟项羽都算作是帝王吧,在长相上都具有重瞳的特征,结局也大致相同,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唱“虞兮虞兮奈若何”;而李煜呢,在兵临城下之际,也“垂泪对宫娥”。所不同的是项羽自刎乌江以谢江东父老,李煜被押解汴京苟且偷生。
寄人篱下
公元976年的正月初四,汴京,赵匡胤登上明德门城楼,举行了接受献俘的仪式。尔后,封李煜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也就是负责保护皇帝王公贵族的侍卫。这个封号当然是有名无实的,对于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昔日帝王来说,它更像是一种黑色幽默,一刀一刀地划伤着李煜的心。李煜素来心思慎密,哪能看不透赵匡胤的这种软暴力?在一首叫《乌夜啼》的词里说: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从这几句词,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李煜这个没落帝王来说,酒已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品了,而是必不可少的麻醉药,为此他还一度向赵匡胤申请追加酒的供应。有路难行不如睡,有口难言不如醉,他只有依靠酒精的麻醉,冥冥之中,也许能够暂时忘却锥心刺骨的痛苦和秦淮风月的回忆。
也就在这一年的十月,赵匡胤病亡,晋王赵光义登上了帝位,史称宋太宗。赵光义登基之后,虽然摘掉了李煜头上那顶“违命侯”的帽子,但却又给他戴上了一顶绿帽子。李煜的夫人小周后是一个江南绝色美女,是南唐开国元勋周宗的小女儿,也是李煜原配夫人娥皇的妹妹,姐妹俩一样的天生丽质,一样的冰雪聪明。在娥皇患病卧床期间,15岁的小周后以探望姐姐为名,乘虚而入,鸠占鹊巢。随李煜来到汴京以后,被封为郑国夫人,每次依例进宫参拜,都要被赵光义强留宫中好几天,还要让画师把当时施暴的场面给画下来,这也就是《熙陵幸小周后图》的来历。赵光义当然想不到,他的恣意要由他的子孙来买单,因为多年后的靖康之耻使宋室后宫同样遭到了金人的淫暴。受到侮辱的小周后回来以后当然是心情极差,每次都要哭得死去活来。可怜这位擅写“天上人间”的昔日帝王真的从天上落到了地狱,连自己爱妻都保护不了,也只能够默不做声地躲到一旁,暗自垂泪。春恨重楼,韶光憔悴,虽然我们无从探知这段时间里他真实的感受,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扭曲与煎熬、火炙与泣血。
同样是亡国之君,李煜也异于他人,他骨子里存留着文人的高傲情结,故国之殇让他的内心愈加强大,不管岁月如何叠加,生命底色未改,一瓣心香盈怀,灵魂始终洁净。即便是在押解汴京的路上,他也不忘到途经的寺院参拜。从金陵到汴梁,从帝王到囚徒,摧毁的是他的故国而不是他的精神家园,玷污的是他的家眷而不是他的灵魂世界。他不像南汉皇帝刘鋹那样还要闹着当几个亡国之君的班长,也不像蜀汉皇帝刘禅那么乐不思蜀,他一直用笔来抒发着自己的幽怨,镌刻着自己的国恨家仇。978年的七夕到了,恰逢李煜的生日,他召集旧部在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