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行刺董卓探究(下)
曹操选择了骑马飞出东门,造成了“操贼心虚,逃窜而去”的假象。董卓“令遍行文书,描其摸样,画影图形,星夜捉拿此贼。拿住者千金赏,封万户侯。”一个刺杀董卓的英雄就此横空出世,天下人都知道了曹操冒死刺杀董卓
曹操选择了骑马飞出东门,造成了“操贼心虚,逃窜而去”的假象。董卓“令遍行文书,描其摸样,画影图形,星夜捉拿此贼。拿住者千金赏,封万户侯。”一个刺杀董卓的英雄就此横空出世,天下人都知道了曹操冒死刺杀董卓,事败之后逃出生天。曹操的算盘打得可精呢。他对陈宫说:“吾归乡中,发矫诏与四海,使天下诸侯共兴兵诛董卓,吾之愿也。”这才是曹操的真正目的呀。这个想法不是曹操一时兴起说的,而是早在刺卓之前就策划好了,他从相府出来后飞马出东门,就是直奔故乡,并没有犹豫过或者考虑过何去何从。有人会说,曹操不必刺杀董卓,也可以直接回乡招兵买马讨董卓,多此一举。其实错了,你想想看,如果曹操没有刺杀董卓的英雄事迹,天下诸侯会买他的帐吗?曹操只是一个小小的典军校尉,曾经被大将军何进叱道:“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以这样一个小官,如何能够召集诸侯共伐董卓?但有了刺杀董卓的政治表现之后,曹操塑造了一个忠义之士的形象,从此扬名天下。陈宫都说:“公乃天下忠义之士也,吾弃官而从之。”
曹操回到家乡,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他拿忠义做文章,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人人知道他是刺杀董卓的英雄,这样的英雄号召力最强。“应募之士,如雨骈集”,真是盛况空前,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有了人马和粮草,曹操再作檄文以达诸郡,召集了十七镇诸侯共讨董卓。如果没有曹操身体力行,刺杀董卓,名声在外,哪个诸侯肯听你使唤。毕竟曹操自己官阶小,又没有地盘,只是在乡中招集兵马,其他各路诸侯都是有地盘、有人马的实力派,愿意一起勤王,都因为曹操有忠义之名。所以刺杀董卓成就了曹操,曹操发迹就是从刺杀董卓开始,从此曹操也跻身为一路诸侯,跟其它十七镇诸侯平起平坐,为天下人所瞩目,最终替代董卓的地位。
如果曹操不选择刺杀董卓,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追随董卓,结局可以拿李儒作为参照,董卓被杀后,李儒被绑在街市上,百姓过者争啖其肉。一是追随王允,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被李傕、郭汜杀于楼下。曹操真是明察秋毫,他知道董卓、王允都不是能够成大事之辈,跟着他们肯定没前途,随时会有被杀头的危险,不如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袁绍就是在和董卓恶语相向,闹翻后跑回冀州的,曹操看在眼里,知道自己留在朝中只能碌碌无为。所以曹操假装行刺董卓,既让自己名声远播,同时又可以乘机兴兵争天下,一举两得。曹操成功了!曹操靠刺卓成名,给了刘备很大的启发,刘备在虎牢关依样画葫芦,导演了三英战吕布的好戏,也从此成名。怪不得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会对刘备说:“方今天下,惟使君与操耳!”哈哈,其实刘备和曹操两人,早就互相看透了对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论魏征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