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大串联纪实

文革大串联纪实

荞丝杂文2026-01-06 04:34:02
闲来无事,将家里头,尘封多年一堆的老照片,用数码相机翻拍,按年头整理成影册,无意中发现一张发了黄的老照片,它勾起了我的回忆,画面定格,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份,三位初中同学手捧红宝书的集体照,容貌些微憔悴,
闲来无事,将家里头,尘封多年一堆的老照片,用数码相机翻拍,按年头整理成影册,无意中发现一张发了黄的老照片,它勾起了我的回忆,画面定格,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份,三位初中同学手捧红宝书的集体照,容貌些微憔悴,背景是北京天安门城楼。
照片给我引入久远的六十年代,当时我们正值豆蔻年华,年令十五、十七岁左右,刚从初一升到初二,新学期大约上了两个多星期的课程,就停课闹“革命”了。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在校园开始了,校园内帖满了大字报,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打倒资产阶级走资派,把革命的火种撒遍祖国各地。10月下旬,“革命”大串联的活动已经风卷全国,当时的北京、韶山、井冈山,延安等革命圣地,是学生们心神想往的地方,也就是在此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规定来京师生“一律免费乘坐火车”,“生活补助费和交通费由国家财政开支”。受此影响,外地大专院校和中学师生纷纷涌向北京,我们听到有如此好消息,高兴的蹦了起来,连忙和几个同学商定,首选革命的中心毛泽东住的地方北京。于是怀揣学校革委会的大串联介绍信,我们三人各自回家准备行囊,勿勿告别了父母,一大早,踏上了程途。
当时年令又小,又没有出过远门,带了父亲凑给的二十几元钱,随身就缝在贴身的内衣口袋里,(当时可是父亲半月的工资啊)背着黄书包,几件换洗衣服,搪瓷茶杯,几块烧饼、包子、简单的洗漱用具。
我们沿途从南京的下关码头过江轮渡到浦口码头,徒步浦口火车站,火车站内外已是人山人海,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大、中学生,在排队等待南去北往的火车,时辰夜半三更,正值深秋,下半夜,寒气逼人,我们跺着脚,搓着手,相互打闹,一是抵御寒气,二是消磨时间,就这样,足足在火车站呆了十几个小时,直到东方拂晓,此时已是人困马乏,突然有人叫了起来,随之人声鼎沸,北京!北京!到北京的火车来了,只见一辆蒸气绿皮火车,冒着浓浓白烟,轰轰隆隆的,徐徐的驶入,大家翘首以待的火车终于来了,高音喇叭响起,革命的小将们,请你们大家相互照顾,相互帮助,有秩序的排好队。此时此刻,等待以久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乱哄哄,蜂拥而上,车门口挤满了人流,我们人小,个头不大,挤不过别的学生,生怕坐不上火车,赶紧从车窗上,以至于搭成人梯从车窗上爬进,此时的车厢内,已是人满为患,坐位下躜着人,地板上蹲着人,坐位上挤满人,靠背椅背上坐着人,总之除了天花板上没有人,车厢内已是人满为患,汗味、臭脚丫味,来自厕所骚臭味,挤压成高度浓缩的空间,黑压压的人海,好似装满沙丁鱼的罐头,严重超载。由于车厢内空气不流畅,十分的混沌,有几个女学生出现头晕,大家纷纷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学生让出临窗的坐位,有的送来热毛巾,列车员送来了人丹、清凉油、酸梅水等。更有甚者,朗读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在学生们热情的帮助、勉励和激励下,几人女学生身体状况有所缓解,总之为了能到北京,能见到毛主席,一切全然不顾,一切均能忍受。随着一声汽笛,火车向北京出发了。
一路声情,一路歌,年青人的激情,昂奋,发挥到及至,有的学生自告奋勇,打起拍子,带领大家唱起:“大海航行靠舵手”等革命歌曲。歌声、欢笑声,一浪胜过一浪,时间过的很快,终于高潮跌起,困乏随之而来,不知不觉火车过了一站又一站,不知什么时候,广播员报站,符离集站到了,当我打开车窗,迎面而来的是小贩们递来的香喷喷的烧鸡,饥肠辘辘的我们,每人买了一只,狼吞虎咽饱餐了一顿,至今回忆,是我那个年代,在外地,最美的美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临近首都北京越来越近了,心驰神往的圣地,不由得心跳加块,旅途的疲劳,烟消云散。
北京终于到了,下了火车,只见火车站内站外,似潮水般的人流,车站墙壁上,巨大的横幅上写着“热烈欢迎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到首都北京传经送宝”、“向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学习、致敬!”时值北京,寒冬,冷风飕飕,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扑面而来,找到接待处,我们拿出介绍信,交给接待人员,内容是:“今介绍我校XXX、XXX、XXX叁人前来你处,进行革命串联,请予接洽为盼。落款:XX中学革命委员会(盖章),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六日。”热情周到接待人员看后,很块办完手续,我们分流到丰台区的一所学校,约几十个学生被安顿在学校的一间大礼堂住宿,用稻草打好地铺,吃完了学校安排的免费晚餐,已是夜深人静,疲劳的我们三俩,很块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被一阵哨子声惊醒,几个当兵的传话,全部到操场上集合,我所经历的毛泽东第7次接见红卫兵的情境,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那是一个刺骨寒冷的早晨,1966年11月10日,早上7点吃早餐时,接待站食堂门口贴了一张大红纸通知,说今天有中央领导接见红卫兵,(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学校为每人准备一份自带午餐,两个鸡蛋、两个苹果、两个馒头,都装好在尼龙网袋里。我们当时兴奋无比,赶快吃了早餐,带队的军队干部又一次吹起了集合哨。一个班两个军干带队,排成两人一行的纵队,排好队检查好人数后,军干说,身上凡是金属、硬物都不许带,包括小刀、钢笔、手表、钥匙、旅行水壶,一律放在宿舍或交给军干保管,随身只能带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和午餐。各自检查完毕后,就出发了。在军干的带队下,我们从学校出发,步行到丰台车站集合,坐上大客车,驶入天安门广场。到了天安门广场,已是上午九点多,广场周围已是人山人海,高音喇叭在不断播放“北京的金山上
”、“大海航行靠舵手”“红军不怕远征难”等歌曲,时间过的很快,大约在下午2点钟,人潮的涌起,突然,右边传来了,“毛主席来了”,毛主席登上天安门了,一霎间,坐着的红卫兵象潮水一样涌起,我们挥动红宝书大声的叫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口号声,叫喊声,此伏彼起,一波又一波,整个广场沸腾了,近百万的红卫兵呼喊声,接连不断的响彻云霄,只见毛主席身穿军装,胳膊上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城楼上手拿军帽向我们挥手致意,为了能看的清楚,大家拼命向前挤,我也赶快往前连跑带挤,挤到较好的观瞻位置,前面是一字排开的解放军战士,连成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