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遗诏看中国政治

从刘备遗诏看中国政治

唐碧杂文2025-09-11 11:29:03
提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人们往往会想到诸葛亮的忠诚,接着会想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刘备遗诏中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才以服人”的话,但他还
提到刘备白帝城托孤,人们往往会想到诸葛亮的忠诚,接着会想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细节。刘备遗诏中有“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才以服人”的话,但他还提到了“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益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的遗诏说明在中国不仅仅靠“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善良就可以成就大事的,但你至少表面上装出一副仁慈的面孔。为何提到要读《汉书》?仅仅因为“以史为镜,可知兴衰”。因为前面的“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才以服人”是美好的理想,而现实是残酷的。二十四历史是一部相斫史,而《汉书》也不例外,里面也充满着政治斗争,在那里美好的理想被击的粉碎。读《汉书》就是让刘禅不能停留在道德的幻想中。而《申》,《韩》,《商君书》都是法家的代表作,法家的基本观点是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你不可以去改变人自私的本性,但你可以去利用它为自己服务。要推行你的法,你必须要有术和势。而法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政治理想。而术则是权术,势则是权势。
难道《申》,《韩》是用来做反面教材的吗?如果仅仅是反面教材,诸葛亮何必自己亲自去写?如果是提倡,那书上的观点与“惟贤惟德,才以服人”岂不矛盾?其实这一切都是统一的。汉宣帝说过“汉家自有制度,王霸道杂用之”一语道破天机。如果仅仅将中国看成一个儒家国家,那就大错特错。其实中国历代王朝都是外儒内法。如果你没有儒家漂亮的外衣,你将会被说成残暴之君;如果你真的把儒家当作自己的信仰,在乱世中,将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一个成功的封建帝王应该是王霸道杂用,儒家和法家并用,而且收发自如。我想这就是刘备遗诏的深层含义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