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黑暗童话”抹黑了孩子们的光明人生

不能让“黑暗童话”抹黑了孩子们的光明人生

杀鸡哧猴杂文2026-04-24 16:53:03
原本应该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烤鸭大餐。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新版“丑小鸭”故事,引发热议。“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
原本应该变成美丽天鹅的丑小鸭却成为烤鸭大餐。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新版“丑小鸭”故事,引发热议。
“太可怕了!现在的幼儿读物延续了黑暗的传统!”14日,网友“lemurben”在微博中晒出一组丑小鸭童话故事:丑小鸭并没有变成美丽的天鹅,而是在离家出走后被宰杀,成为了“烤鸭”。
该故事一出引发网友极大关注,截至昨晚8点,微博转发量达11752次,不少网友大呼:“接受不了!” 
除了网友“lemurben”展示出的“一只丑小鸭的悲剧”外,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雷同的黑暗系童话故事还真不少,不少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经典童话也被“黑暗”化。(07月16日来源:武汉晨报)。
童话,顾名思义就是以儿童的思维、儿童的语言、用儿童的方式讲述的故事,因此,童话大都具有理想色彩,涵蕴积极意义。世界上流传最广、经久不衰的童话,都是一些传播美好思想,寄寓美好祝愿的故事,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就是都是传递正能量的。
当然,也不是说童话只能说好,不能说坏,只能粉饰太平,营造幻景;不能直面现实,正视丑恶。童话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类,也可以揭露黑暗、暴露丑恶。但这种揭露是为了让孩子们看到黑暗最终会被光明代替,这种暴露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正义最终会战胜邪恶,从而让孩子们产生热爱生活、追求光明的信念和勇气!而不是为了离孩子们恐惧黑暗、害怕丑恶,丧失生活的信心,甚至与丑恶为伍。
大家都知道,童年是每个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是最纯真、最稚气的时光,也是最易于塑造、最易于改变的年龄。他们心理很脆弱、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他们如同一张洁白的纸,成人们给他们涂上什么颜色,他们就接受什么颜色,就有可能变成什么颜色。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段美好的传说、一幅美艳的图画、一场美妙的体验可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感受到人间的和谐,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对他们心理的发育、性格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暗示和良好的影响,会让他们成长为心胸开阔、待人真诚、乐观身上、追求幸福的社会公民。反之,如果在他们刚刚有了记忆、对社会刚刚有了感知的时候,看到的全是邪恶的,接触的全是丑陋的,听到的全是残暴的,这些也会在他们纯真的思维中留下丑的印象,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上打下恶的烙印。就有可能让他们成长为心胸狭窄、人情冷漠、性格自私、悲观失望、尔虞我诈的人。象这种黑暗童话让孩子们观察到的世界、了解到的生活都是负面的,看多了就会对生活的态度变成灰暗、颓废的,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害莫大焉!这实际上是一种把自己负面感受无限放大的作法,是一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因此,为了让社会更和谐,让未来更美好,成人们有责任让孩子们远离邪恶、远离暴力、远离黑暗。我们的作家们在创作童话、改写童话时都应该有一种对社会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要用积极的态度、阳光的心理,去创作、改写童话,尽可能地让孩子们看到看到生活的美丽、看到社会的光明,看到未来的美好!而不能凭自己的意气、凭自己的感受,用灰暗的心理、颓丧的态度创作和改写童话,把社会描写得漆黑一团!那样不仅会给孩子的前途抹上黑暗的颜色,还会让未来变得让人不敢向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