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丧舞
跳丧舞又名撒尔荷,或撒忧尔荷,是盛行于现湖北西部等农村地区的一种较原始且又精彩的原始吊唁舞蹈。据长者介绍,这个撒尔荷还有三有尔荷的说法。传说古代一行三个人同时在逃难,共同经理了风风雨雨,千难万险,这三
跳丧舞又名撒尔荷,或撒忧尔荷,是盛行于现湖北西部等农村地区的一种较原始且又精彩的原始吊唁舞蹈。据长者介绍,这个撒尔荷还有三有尔荷的说法。传说古代一行三个人同时在逃难,共同经理了风风雨雨,千难万险,这三人一心,亲如兄弟,行同手足,可是,一件不幸的事却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其中的一个因为饥饿与痛苦病魔的缠绕而离开了人世,所以另外两个为了表示悲哀,便想象那个兄弟还在,于是打起“三有”(即“三有尔荷”,意为三个都还有),三个同在人间,一个打击器皿,另一个在想象中和已死者在跳。言辞多为悲伤的五句子歌,具体内容没有定格。在土家农村,人死后,棺材升上高高的灵堂,一旦有人来吊唁(这种吊唁在当地叫做“看信”),那么看信者必须到灵桌上取出三张预备好的火纸。三柱香以及三滴分别装在三个杯子里的酒,把纸烧在灵堂前,把香点燃插在事先预备好的盛满五谷的四方形皿中,然后把三滴酒洒在地上,表示亡人已享用,然后恭敬地作揖并跪下双手张开。磕头(一般三个)。表示敬挽,这时候,孝子(一般为长子)会跪在灵桌前回拜,当来看信者磕完头便表示性地把孝子往起拉一下,孝子顺势站起,给前来吊唁者奉茶。奉烟,这时看信者中的男人,便要组织人到灵桌前跳上一歇撒尔荷,既是对亡者的吊唁,也是对生者的慰问。
入夜举行的跳丧舞由一人掌鼓,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口唱五句子歌,如:
“莫冷台,莫冷台——跳撒忧尔荷,
头般去了二般来
头般去的张三姐,二般来的祝英台,
张三姐啊,祝英台,好象那仙女下凡来。
……”
到高潮时,移至场坝舞蹈者多达数百人共舞,场面十分精彩。跳丧舞以鼓点为指挥,和鼓踏蹄而歌。舞姿多样,时而相对击掌,时而绕背穿肘时而触地衔物(也就是燕儿衔泥),时而踮脚打旋,猛吼着古老高调,粗犷词牌“九板十三腔”。每当唱完一首,跟上一句“撒尔荷”作为补词。
在土家,当父母亡故,孝子是必须要十分讲求礼节的,一般必须落礼(即下跪)。当跳丧舞达到“燕儿衔泥”时,跳舞者双腿直立,双手向后张,弯腰迎合着鼓乐声节奏,一闪。一闪地向下弓腰,此时孝子便要往地上扔下烟。钱等物,供衔者去衔,一般来说,都认为扔得快后代便发的快,扔得多,后代福就多。
跳这个舞的人是有一定本事的人,必须把东西衔起来以后才能据为己有,当然,这也是一个十分精彩的环节。
跳丧舞,还分为走丧舞和转丧舞两种,一般前者更为激烈,人对人双叉穿梭,速度越快,动作越夸张,便越精彩。让看的人跃跃欲试。
然而转丧把所有舞者组合成一个圈儿,走跳式地进行,整体协调,浑然一体,转得很圆很圆。这两者虽然跳法各异。方向不同,但都是一个歌板,一个法式。掌鼓者一般是能歌善舞。花招多样。歌词丰富。比如有很多人自创了诸如《螃蟹歌》等,非常的幽默风趣!现在跳丧舞发展的非常之快,现由跳丧舞发展而来的一种名为“清江舞”的舞蹈十分流行。跳丧舞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视。
土家跳丧舞,渊远流长,其内涵和底蕴,有待我们大家共同挖掘。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