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文比盗版更可耻

窃文比盗版更可耻

采凤随鸦杂文2025-12-27 00:26:51
以前在报刊上经常见到一些很熟悉的文章和人名,在近日不断的再见,署名却是不断的改变。博客现在很流行,上面的文字好多都是转来转去的,长期用心创作的却不多。转载别人本无可厚非,只是不注明出处和作者,别人会误
以前在报刊上经常见到一些很熟悉的文章和人名,在近日不断的再见,署名却是不断的改变。博客现在很流行,上面的文字好多都是转来转去的,长期用心创作的却不多。转载别人本无可厚非,只是不注明出处和作者,别人会误认为是你的东西,无意中你就侵权。
信息化的社会,众多写手习惯以电子文本展现自我,力图找到一条深广的心灵通道,探究为人生的意义,但往往是许多好文章自己还没来得及发,就让贼人捷足先抢,图了虚荣,赚了钱财。
人家辛辛苦苦想出的东西,一下子就成为你的,实在是让人愤恨。即使别人不谴责你,你心里岂能安生?——我想是这样的,因为我写东西但凡引用一些经典的话语段落,便觉得文章失了原创风采,更别说偷别人的了。厚颜无耻之徒才巧取豪夺,偷的心安理得。
孔子真是个大能人,教育出的徒弟,像子贡他们,在孔子作古之后,颇费心血的回忆并搜集整理出师父说过的话,出了书却不一一留名,只笼统说是孔子的弟子辑,而书的创作者则变成了孔子,孔子不费劲就写了一本《论语》,真是让人羡慕的事。
现在的文人则大不同,比如对一篇文章稍作改动即署上了自己的大名,或称是与别人合写,可见个人名利主义太严重了。
一个人不能靠劳动生活,却拿别人、抢别人、偷别人的东西,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食粮,实在是很可耻的事。
李渔当年写的那本《闲情偶寄》甚是用心,还写戏剧、小说,平易可读,畅销一时,世人竞相传看,时有盗版之风。随着时代的发展,盗版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已有洪水不可拦阻之势。这是对作者和出版社的严重侵权。
而窃取别人的文章贴自己的金,则是一种更严重的侵权!
有的人也许会说,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不过是抄他一段嘛,就算将他的一篇文章据为己有,犯得着说偷吗?这样的辩论其实和孔乙己的窃偷之说一样滑稽。
还有人可能说,窃文者比盗版的罪责要小的多,就算侵权也不严重啊。不然,盗版者害于利甚于害于心,窃文者害于心甚于害于利。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说起来很空,但关系着处事方式,影响着行为习惯。不注意道德修养,势必会产生一连串的负面反应,触犯了别人的利益,会为别人所不耻。最终自己也会发现,缺德的人生活起来没滋没味。
私自占有别人的文章,是不是偷,不言自明。而偷最有害于人的心术,人的修养。一个人如果总是偷,不管偷什么,都会遭人痛恨,并受到强烈抨击的。
窃文与盗版相比,虽说都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谋不义之财,但愚以为窃文更加可耻。毕竟盗版者在某种程度上还间接提高了原作者的知名度,所以有些作家看到自己的文集是盗版,也不会轻易去上诉。
窃文比盗版更可耻!窃文者,务必罢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