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狠心的父母”呼唤温情
近来,一则新闻在本地成了热点,媒体在不间断地报导: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被丢弃在路边,被一残疾的修鞋工抱去抚养,许多热心人给这孩子送钱送物,这位残疾人成了媒体反复赞扬的“活雷锋”。然而,这残疾人自己的生活已
近来,一则新闻在本地成了热点,媒体在不间断地报导:一个两三岁的孩子被丢弃在路边,被一残疾的修鞋工抱去抚养,许多热心人给这孩子送钱送物,这位残疾人成了媒体反复赞扬的“活雷锋”。然而,这残疾人自己的生活已经穷困不堪,无力养活这孩子。于是在各方努力下,孩子被儿童福利院收养。故事有了圆满的结局。这个故事被媒体连续报导了好几天。最后结束时,电视台主持人说:“我们要感谢关心小××(被遗弃的孩子的名字)的许许多多的热心人,同时也要谴责丢弃这孩子的狠心的父母,要依照法律狠狠打击这种遗弃行为。”
这话听起来没错。法律不讲情面,谁犯有遗弃罪就要被依法惩治。但我听了这话总觉不舒服:作为主持人,你讲的话就应该像铁面法官那样威严无情吗?你想没想过“狠心的父母”的处境?
从报道中我看到,这孩子两三岁了还不会走路,甚至连坐也坐不稳,不但如此,他背部还有一道大概与生俱来的“深沟”——这“沟”贯穿背部,只有红红的薄薄的一层皮,不知医学里该叫它什么——很明显,这是一个有着严重疾病和缺陷的孩子。要治好他的病不知要化多大一笔钱。也许孩子的父母为治好他的病已花光了积蓄并且负债累累,也许孩子的父母天天以泪洗面,下了好几次决心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也许他们把孩子放在路边却不忍走开而在远处偷偷观望,也许他们回到家中已经哭干了眼泪……想到这些,你还能面无表情地“谴责”吗?
事实上,我们的思维很容易简单化,我们习惯于居高临下地充当正义的化身,习惯于义正词严地谴责、批判、揭露、抨击,但仅此而已,我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抵达苦难的核心,更没有去终结苦难。
目前,大多数人还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切实有效的医疗保障。一旦得了某种需要巨额医疗费的大病,一家人的生活就陷入了困境,解决了温饱的人们因病返贫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面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我们应该多一份温情,多一份宗教般的情怀。我多么希望主持人能这样说:“单单谴责这种行为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想一想,这孩子的父母也许并不想丢弃他,他们也许早已陷入困境,是走投无路被迫这么做的。这迫使我们思考如何尽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贫穷的人们解决温饱,使得了重病的人们不至于债台高筑,使我们的社会迈向和谐。”
这不是法官式的宣判,也不是情绪化的指责,而是严肃的思考和温馨的祈祷,这是对一个人生存状况的悲悯之心,是对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真切关怀。听了这样的话,孩子的父母会热泪盈眶,饱受贫穷或病魔折磨之苦的人们也会热泪盈眶,也会引起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强烈共鸣。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人与棋的随想
下一篇:马赛克能遮挡住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