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讯的写作和“六要”

小通讯的写作和“六要”

斗分杂文2025-04-27 05:39:10
今天有机会同总公司搞企业文化的朋友交流,探讨小通讯的写作,有点班门弄斧,诚惶诚恐!但也感到非常荣幸,因为班门弄斧,和高手切磋,这是促进我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非常感谢!在座的朋友大多很年轻,很亮丽,朝气
今天有机会同总公司搞企业文化的朋友交流,探讨小通讯的写作,有点班门弄斧,诚惶诚恐!但也感到非常荣幸,因为班门弄斧,和高手切磋,这是促进我学习和提高的好机会。非常感谢!在座的朋友大多很年轻,很亮丽,朝气蓬勃,和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一起,心情愉快。受到感染,我也变得年轻了。谢谢!受总公司企业文化部领导邀请,我来谈谈有关小通讯的写作,抛砖引玉,希望和朋友一起共同提高。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小通讯的写作和“六要”》,谈如何写作、如何修改以及六个注意事项,即:阅读要多,采访要好,感情要深,构思要巧,修改要透,标题要跳。朋友们编刊物,编写“感动员工,感动用户”的故事,写小通讯,希望写得精彩一点、耐读一点。我以为,多写作、多修改、坚持“六要”非常关键。多花点心思学和写,时间长了,文章就会出彩。如果我讲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通讯属于新闻。什么叫新闻?《辞海》里这样解释:“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记者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强调了一个“新”字。通讯是新闻的延伸和发展。通讯有三个特点:新闻性、完整性和形象性。按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我们平时大多写不到1000字的小通讯。它以叙述、描写为主,兼有议论和对话。可以用顺叙、插叙或倒叙。它注重描写。描写有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要侧重于形象描绘,使读者有具体清楚的感觉。要尽可能做直观式的描写,表现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人物的姿态动作,事件开展的场面等,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将当时的场景象放电影一样的再现。
人物小通讯要求以生动的笔墨记录人物事迹,描述他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它“截取”一段,写出人物某阶段或某侧面的事迹。应该注意几点:首先,以事写人,以事托人。文章的结构和情节,以人物的经历和活动来安排开展。其次,抓住矛盾,展示人物。人和环境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自己思想的矛盾。再次,抓住特点,提炼语言和行动。
如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及特点?有一个喝茶看雪的打油诗可以说明。地主、秀才、大商人和佃农在一起喝茶,天上突然下起大雪。地主想起瑞雪兆丰年的俗话,心里欢喜,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秀才很有政治敏感性,不忘歌功颂德,接一句:“尽是皇家瑞气,”大商人有的是钱,不怕下雪,跟着说:“再下三年何妨?”佃户家无隔夜粮,看到下雪就害怕,因为下雪天没人雇他干活。再下三年,人也饿死了。他很生气,脱口而出:“放你妈的狗屁!”四句诗,都反映着各人的性格。
小故事是通讯的一种,它反映生活的一个片段,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故事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在小字上做文章。
通讯是新闻,要注意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趣味性。
有思想性,就是文章要写得对,要适合政策法规,不干预政治、民族、宗教事务。能说人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真实性,指文章要真和实,不要虚假,不要出差错;时效性,要求写贴近形势的或新的东西,世博会时写有关世博的文章,地震时期写有关地震的文章,中秋节写中秋节的文章;趣味性,是要让人家读了文章觉得有趣,会心一笑(例1:前些天因日本核辐射的影响,不少地方的盐被抢购一空,引起盐荒。有作者就以此为题套入成语:无“盐”以对,言语的言改成油盐酱醋的言,在上面打了一个引号。让人觉得有趣)。
写什么?怎么写?要多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因为对它了然于胸。要多写身边的闪光点,被报道者高兴,有关部门的人高兴,单位领导也高兴。写作有“三个重要”:1、人品比文章重要(正身、敬业、乐群);2、实质比外形重要(例子1、佩服诗人;例2:肚子里有货);3、行动比设想重要,要多写(例:南海朝圣的和尚)。关于写作题材,作家曲信先认为,要注意符合道德,适应时代,体现人性;关于文章的要求,诗人赵丽宏认为,要注意情、知、文。我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
作者要敏感,做个有心人,关心身边的变化,关心国内外大事,风声雨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事事关心。要多看多问多写,用作品的量变来达到质变,写出精品文章。(据说现在的某些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实写作是提高自己,不要怕。)
要多写文章,多练笔,才能提高。
有人说:我想写,但是好像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其实你真想写的话,就要去寻找可以写的事情。寻找周边同事身上的闪光点;向同事了解职工中的好人好事;到工会寻找近期先进的材料;向领导了解单位里的先进人物等。
一、怎么写小通讯?
如果领导要求写一篇通讯,交给《某某日报》刊登,怎么办?要做好哪些步骤?
我想,首先是把任务接受下来。不要说“我不行。”这是很忌讳的。接着是赶快动手采访,拟定详细采访提纲,问清主人的电话和手机,上门或电话采访。采访有谈话、观察和座谈会等形式。如果主人没有空,先进行外围采访,向他的同事和领导了解。等他忙完之后再对他进行采访。采访要你去现场,不是叫他来。你去和他来效果是不一样的。采访要尽量详细,争取一次性把该问的都问到。找到所有的文字资料,越详细越好。
回家后及时整理采访笔记,修改和补充内容。细心看文字材料和笔记,标出重点,标出和写作有关的内容。对主人和事件要心中有数。然后提炼主题、结构文章、拟定题目。提炼主题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从人物的本质特点出发提炼。二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企业要求提炼。文章的开口要小一点(大了不好写),围绕准备写作的文章思路进行补充采访。这时的采访内容就比较集中了。
写文章最好先定题目,因为题目定下来之后文章容易写:先破题,中间切题,最后点题。按部就班的一一写来。如果题目有了,且开口比较小,结构定了,那么文章就有七成把握。但如果一时上题目定不下来,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先写起来也可以。写好初稿再决定文章的题目。
写作要抓住一件事写,尽量写清一件小事的曲折,突出故事性;如果事件太零碎,而又必须写,可沿着一条线写,由一件小事引出主题,把其他零星的事情串成一串“羊肉串”,精心“烘烤”。请注意点面结合,特别要细心的写点,充分展示细节,以反映面上的情况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