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行色匆匆为哪般

孩子,你行色匆匆为哪般

格种杂文2025-12-25 03:30:41
在外地的一所学校学习了两天,带着收获与疲惫登上了返程的高速客车。车上竟坐满了乘客,看样子大部分都是学生,哦,是高校提前放五一假的吧,他们一定也和我一样,带着一颗归心似箭的心盼望早点到家。青春飞扬的当代
在外地的一所学校学习了两天,带着收获与疲惫登上了返程的高速客车。
车上竟坐满了乘客,看样子大部分都是学生,哦,是高校提前放五一假的吧,他们一定也和我一样,带着一颗归心似箭的心盼望早点到家。
青春飞扬的当代大学生真让人羡慕啊,我带着这样的想法刚一落座,从前面过来两个男女学生,想和我后面一个人单独坐着的学生调个座位,他们两个人坐一起。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次都非常乐意地配合人家,出门在外,与人方便,换个位置而已。可是没有想到坐在我后面的男同学居然一口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说他不愿意,要看电视(其实车内前后两个屏幕,他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很好,到前面照样可以看电视)。想调座位的男孩悻悻地将女孩留下,自己到前面去坐了。
我不禁对后面的学生另眼相看起来,难道现在的学生就那么习惯漠然地对别人说“不”吗?
然后,带着审视的目光(没办法,咱是干教育的,职业病)认真看了几眼车上的学生们。
他们的穿着个性另类,发型新潮夸张,有一半人的耳朵里塞着MP3、MP4之类时髦玩意儿,几乎没有一个“朴素”的孩子。他们或独自静坐,或两两并肩,眼神并不专注,游离而空洞。
在我前面不远处,有两个明显是一对儿,女孩将光着的脚丫放在男孩膝上,仅上半身的衣服就露出三截不同的颜色,头发凌乱地束在头顶。
后面有几个女孩子正在嘀咕着什么,没有听得很清楚,总之和读书学习之类的话题无关。
唉,这就是当代青年学生的形象吗?撇去羡慕,我开始置疑。我觉得自己也够年轻新潮,也很容易接受新鲜的人和事,可这群孩子,我真的看不惯。如果是我的孩子或学生,一定得好好管管,这个样子绝对不让出入公共场合。
带着些许感慨,我带着困意闭上眼睛,准备休息,不管他们了。
迷迷糊糊中,被一阵嘈杂声吵醒,是后面那群女孩子在肆无忌惮、旁若无人地说她们的事儿,我听到其中一个在说:“下次再放假,打死我也不回家了,累得要死,回家还无聊。”另一个说:“回什么家呀,我下了车直奔网吧”……
我再次闭上眼睛,拒绝去“听”,可一直都没有睡着。
车终于到站了。我和学生们一起下车,很少有来接站的家长,大部分学生还要转车,原来这群“新新人类”从城市来往农村去,他们这样的打扮,会不会引来村头孩子的一路“参观”呢?或许那也正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吧?可是村童会不会想:哥哥姐姐的这身衣服得用多少粮食去换啊?
走在我前面一个打扮入时的母亲很满意地看了又看女儿带回来的“男朋友”。那个想去网吧的约了不想回家的,真的打了的直奔网吧。
望着他们逐渐远去的背影,阳光的照射让我觉得刺眼,头有些晕,可还是想起来一些别的画面:这次出去参观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鲁西的一个偏远小镇,那里的孩子朴实热情、乐于助人、积极进取、健康快乐,在开放有效的的课堂上编织着农家娃的大学梦。他们每周回家一次,回到家里,会主动帮父亲干农活、帮母亲洗衣服,甚至一次次满含热泪地给母亲梳头、洗脚。
还想起来:丈夫的外甥女珍珍,一个看起来若不经风、单纯得象个初中生的女孩子,高考的时候以并不太理想的成绩上了一所大专,接着考上本科,现在居然“轻易”地考上了研究生,还是公费的。丈夫说,珍珍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所以一直都很努力,从不让大人操心。
其实,可以想起来的还有很多。
可是今天,遇到的这群孩子怎么了?
最后,不禁想问:在你们归家的路上,有没有想到早已翘首期盼的双亲?在你们人生的旅途中,有没有想过你们因谁而生又该如何去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