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与“扯蛋”
冬雪春雨,夏露秋霜,自然界诸多的物事往往会因气候、季节、环境等诸多外在的原因而改变自己存在的形象和方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毛虫蜕变,破茧成蝶,没人看起的丑小鸭会变成令人羡慕的白天鹅。因此,这世界存在
冬雪春雨,夏露秋霜,自然界诸多的物事往往会因气候、季节、环境等诸多外在的原因而改变自己存在的形象和方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毛虫蜕变,破茧成蝶,没人看起的丑小鸭会变成令人羡慕的白天鹅。因此,这世界存在着令人无法预知的诸多变数,也存在着诸多无法预知的蜕变结果。寒暑交替,物换星移,大到宇宙,小至人身,时时刻刻无不在嬗迭更替、新生陈匿。然而事物的变化却往往不尽人意,难以按照人良好的意愿而循规蹈矩的向人希冀的方向变化和发展。促使事物变化的因素不外乎内因和外因的作用,一般来讲,不管是外因引导的变化,亦不管是内因主动的变化,变化的结果总是有好、坏两种可能。这就使得不管是主动的变革,抑或是被动的变革,要使变革的结果能得到升华和发展,皆离不开合适的环境、合适的条件和合适的引导及催化。众所周知,鸡蛋的存在及变化不外乎有孵化成小鸡或者作为食品而被人为的做成变蛋、炒鸡蛋、煮鸡蛋等几种可能,而如果不做任何处理进行保存的话,最终会腐化变质,成为被人厌恶的臭蛋。鸡蛋变革的最高境界是能能孵化成小鸡,其次便只有作为食品而被食用,或者在人们的无视中成为臭半街的坏蛋。鸡蛋能孵化成小鸡需要严格的温度环境和适当的孵化时间,任何对其强制的外力作用,只会使其变成令人掩鼻的垃圾。而做成变蛋,或者简单的将其食用,鸡蛋也只能是一种食品而已,绝不会升华成一条精彩的生命。
基于国人“望子成龙”的优良传统,教育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炙手可热的行业。原本已长达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在当今社会被向两头无限延伸,一方面向学位教育延伸,另一方面向学前教育乃至胎教延伸。向学位及终身教育方面的延伸导致人的大量精力被教育占据,已无暇用学到的东西为社会服务,致使高学位、低产出现象在很多高学位获得者身上已初露端倪。而教育低龄化的学前教育及已逐渐发热的婴、幼儿教育,在没有科学的、专业的正规化普及的情况下已匆忙上马,不符合婴、幼儿教育规律的教育把原本健康、活泼、充满生机的学前儿童以过高的温度催化成一颗颗不出小鸡的臭蛋。
在国家免除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及书费,下拨义务教育阶段办公经费的大背景下。好多农村小学因为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招收学前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可以有较高收益的情况下,为了充实学校的小金库抑或是为了争取师资等原因,在没有专业学前教育师资的情况下,大抵都仓促开设了学前班,进行不正规的、缺乏专业师资支撑的学前教育。大部分农村小学开设的学前班大抵对学前儿童实施着正规的小学教育,致使理应有着快乐童年的孩子,在强化的、正规的小学教育下成了一个个没了天真,也没了烂漫的“小夫子”。原本想孵化小鸡的鸡蛋,被不适合的温度促成了变蛋或者臭蛋。
教育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雕塑过程。它不同于春种秋收的农业,也不同于早种晚收的工业,它没有严格的检验标准,更没有可循的固定模式。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是科学求实的,是孔子留给后世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意思是说,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感的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任何学生都具有其优势智能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教育的群体是无差别可言的。而现代教育以任何一种固定模式去推翻或者取代“因材施教”,而以“灌输式”、“启发式”或者什么“探究式”来定位或者要求教育者丢弃“教无定法”的行为皆都是“炒鸡蛋”或者“煮鸡蛋”式的孵化方式。
课堂教学“教无定法”,任何刻意的模仿都是令人齿冷的“东施效颦”。如果只推崇或者要求教育者去尊崇一种固定模式去“启发”或者“探究”,很多时候只是一种缘木求鱼的愚蠢行为。早年笔者曾任教过一班二年级语文,在教学“口”字笔画笔顺的时候,发现大多数学生把三笔写成的“口”字两笔完成,以致为了纠错而多次对此字进行了范写和笔顺拆分。经过多次努力,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正确书写“口”字的笔画笔顺,然而有两个学生,无论怎么去引导和纠正,他们仍旧我行我素,仍然两笔完成“口”字。在无法可想的情况下,我生气的在他们的小手上每人敲了两教鞭以示惩戒。然而,奇迹在这两教鞭的体罚上出现了,他们俩竟然在受到体罚的情况下奇迹般的学会了三笔写成“口”字的笔画笔顺。在这里不是我推崇体罚的教育方式,然而有时候“必要的体罚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却令人难以置信的发挥着日常课堂教学中别的方式难以起到的作用。
教育跟鸡蛋的孵化有着相似的过程和规律,使用外力撞击,远远没有营设一种适合孵化的温度和环境来得重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会促使鸡蛋内部发生质变,最终会赢得小鸡的破壳而出。一种合适的教法会促使学生自我质变,最终掌握老师教给的内容。个别无法自己破壳的雏鸡,一定要适时予以外力的作用促使其破壳而出。因此“因材施教”是“教无定法”的理论基础,“教无定法”才是课堂教学要尊崇的基本法则。
基于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和特性,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了解事物存在的特性,顺从事物发展的步骤,才能使事物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升华。教育是树人的艺术,既然人各有性,就理应去“因材施教”。既然人各有别,就理应“教无定法”,任何一种给教育强加的教学模式,皆都是“扯蛋”行为!孵小鸡不是炒鸡蛋,课堂教学不是开车床,不管用什么模式,也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教会学生就是成功的教学。同理,不管是母鸡孵化,抑或是人工孵化,孵出小鸡才是孵化者需要的结果。那些“扯蛋”的课堂教学改革把师生都能接受的已有的成功模式要强迫的改换成师生都难以接受的模式,是不折不扣的“扯蛋”行为!是应该叫停的东西!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朋友·兄弟·知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