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张爱玲”

走近“张爱玲”

灾厄散文2025-12-22 16:41:35
昨日的《半生缘》,今日的《色戒》,随着张爱玲的作品一部部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扑面而来的不仅是让我们在生活之余品味了人生百态,同时也让我们为故事叫好的同时,迫切地想去走近张爱玲,走近她生活的那个年代,走
昨日的《半生缘》,今日的《色戒》,随着张爱玲的作品一部部被改编成电视或电影,扑面而来的不仅是让我们在生活之余品味了人生百态,同时也让我们为故事叫好的同时,迫切地想去走近张爱玲,走近她生活的那个年代,走近作家的内心世界,这几日潜心拜读了张爱玲的大部分作品,随着对作品的痴迷程度,感觉越来越喜欢张爱玲了……
张爱玲,原名张瑛,1920年生于上海一个没落的官宦之家,其祖父为张佩纶,外曾祖父为李鸿章。1937年,毕业于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次年考取伦敦大学,后因战事改入香港大学。1943年,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一举成名,同年发表代表作《金锁记》、《倾城之恋》等。1944年出版小说集《传记》和散文集《流言》。1955年留美定居。1995年9月8日于洛杉矶家中去世,终年75岁。
我喜欢张爱玲,因为我觉得她是一个敢于向世俗挑战的特立独行的女子,这样一个典型的东方女子把自己一生的思想精华转化为文字,不仅成就了自己,而且也在文字中让他人有所顿悟,有所启迪,张爱玲的苍凉是忧伤之力与怪诞之美的组合,这样一个复杂的她又怎能用“华丽”二字形容?
张爱玲是一部传奇,她用与生俱来的灵气和魄力书写了关于爱的理解。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你也在这里吗?”她在《爱》中让那个女孩子在老了的时候还记得那个春天的晚上,那后门口桃树下,那个向她仅仅说了一句:“你也在这里吗?”的年轻人。这个故事很简单、清澈、透明,宛如一滴水无意中落入你的心灵之泉,虽没有挽起惊涛骇浪却也让你感觉到涟漪微微。这种感情不与任何物质挂钩,而仅仅是一句看似寒暄的话,没有风起云涌,没有水深火热,但这就是张爱玲笔下的爱情。
而我说:“有时候,我们可以不相信命运,但无法对发自内心的声音置若罔闻。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外界的环境,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掌控着你,让你寸步难行。所以我相信缘份天注定,如果“仅仅有缘无份的话,比如梁山泊与祝英台,沈世钧与顾曼桢,那也是无能为力的事情,因为爱本身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张爱玲的人生和作品都是一种耐人寻味的传奇,仅此这些,还远远不够……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