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历史中的长城

寻找历史中的长城

村莽戆散文2025-12-13 05:02:53
一能登上长城,是我这么多年的梦想。真正到了北京,好多朋友劝我去八达岭。我却是不想去了。我不想看现代人维修一新了的长城。我心中的长城是一种充满沧桑感的长城,是一种记载着历史的阵痛,记载着荣光和耻辱的长城

能登上长城,是我这么多年的梦想。真正到了北京,好多朋友劝我去八达岭。我却是不想去了。我不想看现代人维修一新了的长城。我心中的长城是一种充满沧桑感的长城,是一种记载着历史的阵痛,记载着荣光和耻辱的长城!
我于是花了800元钱,包了一台北京现代的出租车,去寻找我记忆中的长城!
车子风驰电掣,很快就出了北京城,又很快进了怀柔县城,后又驶出了怀柔县城,向偏僻的大山深处跑去。我们一边走,一边不停的向路人打听着,问那没有修葺的,人烟罕至的长城怎么走?小车走了4个多小时后,房屋和商铺越来越少了,树木越来越多了。我才突然记起我和太太还没有吃早餐。于是才找了一家路边小吃店,去吃早餐。花了一元钱,买了一大盆馄饨,却是怎么也吃不完。太太又去了旁边卖菜的小摊上花了1。20元钱,买了4条一尺多长的嫩黄瓜。结账时多给了那个小贩3毛钱,那个小贩主动用清水把黄瓜洗得干干净净,包好,递给她。
车继续往山林深处开去,路越来越窄了,沿途的居民也越来越少了。很少看到耕田,差不多都是果园和蔬菜。沿途的指路人告诉我们,这里的蔬菜和果园都是绿色环保的,是不施农药的。又开了1个半小时的车,终于抵达了路人所说的林彪率领115师大战小日本的平型关旧战场了。
我从车窗,远远的看到了残破不堪的古长城了,我的心加速跳动了起来。
长城,我终于来了!

下了车,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我们便上山了。路的两边全是野生的果树和散落在地象星星一样的野花。我不由得想起了沧桑沉重的历史,从深处一路走来,不就是这个样子吗?
气喘吁吁,爬到了长城城墙下面。却是没有工具,望着7米多高的城墙和9米多高的烽火台,很是失望。这时,发现附近拐角的城墙门洞旁架着一部锈迹斑斑的铁梯。于是向铁梯主人,山下的村民交了4元钱的过梯费,怀着兴奋的心情,爬上了长城。
终于站在了长城上了,千疮百孔的古老的长城被我踩在脚下了。远远望去,被风从北方吹来的沙尘构成一副朦胧的景象!我抚摸着墙砖,像是握着着一位沧桑的老人的手,听他讲述古老的过去。
歇息了一会儿后,我们便沿着城墙向东走去。由于这段长城一直没有被维修过,所以很多地方只有墙体,没有了护墙和城垛,护墙和城垛都滚到山下去了。走在上面很危险,一步留神,就很可能会摔跤,而一摔跤,最大的可能就是滚下城墙。我们小心翼翼的行走着,我太太紧紧的抓着我的手,不让我走到城墙边上。我们每走到一个城垛上或者稍微平缓一点的地方,我们就开始欢呼,拍照留影。没有倒塌的城墙上每隔5米左右有一个射箭的孔,是朝下的,所以敌人的箭很难射进来。长城是沿着山脊绵延的,在山的凹陷最低处和山腰,各有城垛,是作为稳固长城和搬运军用物资的。在山顶上,是最雄伟的烽火台,可以看很远。主要是观望敌情和指挥用的。一旦发现敌情了,就在烽火台上点染干柴,通过烽火把消息传出去。
由于年久未修,好多地方都长了灌木和野花。大概走了5里多路,我们随着长城上了一个山顶。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走了。她看地势越来越陡了,担心回去的时候下不了长城。我于是把她留在了那个烽火台上,一个人继续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峰走去。太太担心我出事,就每隔5分钟喊一声,我在这边应和一下。后来叫不应了,她就用手机发信息给我。
我在一个烽火台的下面发现一块石碑,我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个石碑是明朝隆庆三年维修了这段长城之后立的。即是公元1569年,距今438年。我在给那个石碑拍照的时候,发现一个年轻的老外背着一个背包也在那里拍照。看到我,他向我微笑,然后伸出了一只手,我们互相击了一次掌。我们浅浅的谈了几句,他说他是美国人。他的登山工具很齐,沿着长城,他已经走了4天了,晚上就住在烽火台上。他是自费来考察长城的。
我们便一起往上走。天上的苍鹰,地上的斑鸠,还有因为沙尘而灰蒙蒙的山,我们都一一摄了下来。最后,我们爬上了这一段长城的最高处,在烽火台上,我们停留了大约20多分钟,拍照和休息。然后我们又继续往前走,沿着山势往下走了大约50多米,就发现城墙倒塌了一半,只有另一半勉强可以行走。又小心翼翼往前走了大约30米远的距离,却发现前面大约有60多米的的城墙完全倒塌了,只有一堆烂砖残石堆在哪里,满目的萧条残败。再往前望了过去,可以看到可以看得见的长城墙体上面都长满了灌木和杂草,郁郁葱葱的,象一堆陈旧的历史上面,散发着醇郁的历史的气息。
我们站在那里,犹豫着。这时,太太发过来信息,说她一个人在那个烽火台上很害怕,要我转身回去。我于是就同那个年轻的老外分手了。他从背包里拿出飞抓和绳子,在城墙垛子上抓牢,然后抓紧绳子,溜下了城墙,再从灌木的缝隙向下一段城墙走去。当我回到山顶烽火台再回头望时,他已经通过飞抓爬上了那长满灌木的城墙,向我挥动着双手,吼道:“噢……”我也回应到:“噢……”

其实,古老的长城是中国文化和思想的结晶,代表着中国最传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从积极进攻转化为消极防御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物。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由于西北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骚扰,但秦始皇进行反击时又捞不到油水。而当时相对于富饶的六国都归他占有了,为了专心巩固劳动成果,他便修建了第一条长城。当时他并没有把长城作为安心享受的屏障,只是作为一个步兵对付骑兵的要塞使用。其实在战国时代,靠北边的几个国家都修了几段这样的城墙,秦始皇只不过把它们连接起来并加长加固了。
后来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初期也没有保守的以长城为界,而是积极的反击北方的匈奴。但当时由于连年的征战,连皇帝出行想寻找同样颜色的拉马车的马匹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大批量的骑兵部队了。所以当他以疲劳的步兵来对付剽悍的匈奴骑兵时,就注定了他的反击的失败。当老刘回到都城后,就只有下令加长加固长城了。但汉武帝刘彻为刘老头出了一口恶气。他派卫青霍去病率大军3次反击匈奴。特别是小霍率孤军深入到匈奴腹地一万多里,不带粮草马匹,完全靠击败匈奴后就地抢劫补给。打得匈奴人离长城远远的,远远的躲避到了中亚,在中亚抢了一块地方,建立了奥斯曼土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