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话连篇

“咸”话连篇

鼻疔散文2026-05-09 18:14:22
现代白话文里面,“咸”的意思大部分是指味觉上的感受。此外,“咸”还有普遍、全部的意思,“咸阳”可以理解为阳光普照,“咸丰”可以理解为全面丰收。家乡潮汕,“咸”字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率颇高。“杂咸”,是指偏
现代白话文里面,“咸”的意思大部分是指味觉上的感受。此外,“咸”还有普遍、全部的意思,“咸阳”可以理解为阳光普照,“咸丰”可以理解为全面丰收。
家乡潮汕,“咸”字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率颇高。
“杂咸”,是指偏向家常的、冷盘的、廉价的菜肴,比如说,咸菜、菜脯、豆腐、卤水、腌制的贝壳类,等等。潮汕人家,一般都喜欢喝白粥,佐餐的一般就是这些“杂咸”。
“咸酸”,广义上是指日常的菜肴,“买咸酸”这个词汇在当下依然普遍运用。在菜市场与熟人打招呼,可能出现几种说法:“买菜啊”,“买咸酸啊”,或者省略版的“买咸啊”。此外,“咸酸”也有跟字面一样的意思,即“又咸又酸”,比如说,那堆衣服放那里一星期没洗,闻起来有一股“咸酸味”。
在潮汕,说一个人“咸涩”,不是说某人身上闻起来有异味,而是说某人小气、吝啬,比如说“咸涩佬”。在主流汉语里面,“铁公鸡”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那种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在潮汕口语里,也有一个类似的词汇:“咸殿润”,“咸”指吝啬,“殿”指坚硬、严密,“润”指韧劲,这三个字合起来便是“吝啬鬼”的代名词。被扣上“咸殿润”帽子的人,简直可以比肩周扒皮、葛朗台!
有时也会简称起来,说某人“过咸”,“过”是太、非常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非常小气。——但这样一来,歧义便产生了,因为“咸”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好色、淫荡,被人叫做“咸虫”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这一点倒和粤语相同,粤语中把好色称做“咸湿”,现在八卦话题中的“咸猪手”说法也是源于粤语。所以不能随便拿“过咸”来评价一个人,那样一来后果可大可小。评价一个人“小气”可能会招致反驳,评价一个人“淫荡”,可能会招致来一个拳头。
上世纪八十年代,录像开始流行。按照当时的观念,衡量录像性质一般用“黄不黄”作为标准,而潮汕的说法是“咸不咸”。那时候,录像厅很多,经常是晚上12点一过便放“咸片”。刚开始大多放港台的三级片,后来大家的口味逐渐国际化,日本的、欧美的纷沓而来,潮汕的说法不是“A片”、“毛片”,而是“西欧”。派出所时不时去录像厅突击一下,因为“看咸戏”而被抓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录像厅也鬼,外头扩音器放出刀枪交鸣的声音来迷惑路人,里面放映的内容确实是真刀真枪,不过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高考前,某次模拟考结束后,全班男生集体去看录像,当然是看“咸”的。老板放三级片,下面就喊“换西欧的”,老板换好,下面又喊“看过了,再换”,如此几个来回才算消停……
随着时代的变化,汉语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转化,很多词语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那么,你知道“咸”最初的意义吗?在象形的甲骨文里面,“戌”是指长柄的斧头,“口”是指人的脑袋,合起来就是拿斧头砍脑袋。想不到吧,“咸”最初的意思竟然是这般血腥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