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的连环画
小人书,在我们的孩提时代,大人们称作小画书,正正规规的叫法应为连环画。十厘米左右长,七厘米左右宽,一两厘米厚。里面承载着我们的童年的快乐时光,有我们童年的精神寄托;它向我们传递着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
小人书,在我们的孩提时代,大人们称作小画书,正正规规的叫法应为连环画。十厘米左右长,七厘米左右宽,一两厘米厚。里面承载着我们的童年的快乐时光,有我们童年的精神寄托;它向我们传递着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探索、对生活的憧憬,对人生的态度,对知识的渴求,对理想的信心,对命运的启迪,对今后道路的勾勒实践,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能量。童年时光最爱和伴随离不开的就是小人书(连环画),孩提时的连环画不似现在的连环画趋向无厘头、抽象化,吸人眼球,除眼花缭乱,却无什么可以吸取的价值(一家之言)。儿时的连环画大都容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教育性、科学性等为一体的。我们最先接触诸如古典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国内外文学佳作便是从连环画开始的。
童年时光除了学习功课,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业余时间玩一些单纯的游戏之外,翻阅小人书(连环画)充盈着自己,打发孩提岁月。一本连环画,虽然只有几分钱、几角钱不等;囊中羞涩,几天口袋里都没有几分零花钱的我们,自己很少真正拥有一本连环画;往往是东借西借满足自己的渴求。穷人家的孩子,吃饱饭,穿暖衣已然大人们伤透了脑筋,拼命干活尚不能有余钱,哪有额外的零花钱与我们呐。没有零花钱我们只能是眼巴巴的望着有钱人的孩子,三天两日从新华书店买回最新出版的小人书。那时的有钱人大都是吃皇粮的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孩子大部分大小本来就自感高人一等有着极大的优越感,加上手头有连环画的雄厚资本,时常是得意洋洋,吊人胃口不愿意借与我们这些穷人家孩子翻阅。而我们也有我们的高招,课余时玩游戏,常玩的就是英雄与坏蛋的纠缠。谁都不愿意做坏蛋,除了抓阄定英雄与坏人的扮演之外,有钱人的孩子想当英雄,只能是用连环画当杀手锏贿赂我们,工作人员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势单力薄,我们不让他们当英雄,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既然是各有所求,那就各取所需,也算是我们儿童时代的皆大欢喜了。
小学快念完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家走进了新时代。家里渐渐有了闲钱,我们时常也能从大人哪里哼哼来几分、几角的,终于能跑进新华书店选择自己所钟爱的连环画了。记得,第一次买的是《西游记》套本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因为我看过这个故事的动画电影,所以对这个故事情有独钟,最主要是崇拜孙悟空这个会七十二变的神话人物。后来,拥有了各种故事的连环画,也可用来和同伴们交换翻阅,时常一本连环画换来换去,不知经过多少人之手,最终残缺不全才完成它四处奔波的使命。最先喜欢的战争和神话题材的连环画,诸如电影版的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和《闪闪的红星》等,动画版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半夜鸡叫》等,京剧版的:《智取威华山》、《奇袭白虎团》等。再后来喜欢上名著版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及《聊斋志异》等、外国名著也有所涉及,最爱阅览还是中国的。那时的连环画除了电影版和动画版原图印刷等,基本属绘画,而且许多故事的画页绘制皆是美术界的名家所为。印象最深的四大名著绘画就是极其精致,翻阅时不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画面亦令人过目不忘,即使是数年过去,有的画面尚记忆犹新。记得中国美术出版社和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基本是精品,大家名家云集,绘制的图画内容,按眼下流行语说都是正能量范畴,有着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弘扬的是人类的真善美。我收藏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数套数本名著类的,常常是爱不释手。后来走上社会,忙于生计,随着年龄增长,不再迷恋于连环画,连环画亦被晚辈们东拿或朋友西借,已然是不能归类了。
时间翻了一页又一页,属于我的连环画时代已经很久远了。偶见属于我们的时代的连环画,倍感亲切。脑海里总是浮现许多故事,尽管是断断续续的一如一本翻阅无数遍故事不连贯的连环画,但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回忆,有苦涩亦有甜蜜,更有难忘。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