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的心,思乡的胃
相信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同一种感受,那就是在到国外最初的三个月至半年时间里,除了对父母亲人的浓烈思念之外,再就是对家乡饮食的那份牵肠挂肚。那种萦绕在心间盘旋于味蕾之间的思念,甚至超越其他任何一种
相信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同一种感受,那就是在到国外最初的三个月至半年时间里,除了对父母亲人的浓烈思念之外,再就是对家乡饮食的那份牵肠挂肚。那种萦绕在心间盘旋于味蕾之间的思念,甚至超越其他任何一种感情。
“其实,最爱国的不是我们的心,而是我们的胃。”最早听到的这种惊人理论来自于中国旅游界的泰斗级人物王连义教授。
王教授在讲授市场营销的时候举了一个现实例子。
肯德基快餐业在中国的市场之所以长久不衰,是因为他们的市场定位最初是从小孩做起。在食品调配方面除了注重营养,还着重加入乳酪口味,使孩子们从小就适应并迷恋这样的口味一直到成人。
孩子的市场同样带动了成人消费群体,而人们无论多少年都无法改变自己的饮食口味和习惯是公认的事实。这就是肯德基快餐业在中国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时听到这样的论调很不以为然。一个人对国家对家乡亲人的感情竟然会不及对一种食品口味的依赖?
那时还只是在学习旅游管理期间,也会在国内各个城市之间穿梭作促销活动。
模糊地有一种体会就是,如果离开家超过一周的时间,在回家的路上就盘算好,回家最想做的事情,莫过于美美地吃上一餐海味,什么螃蟹,虾虎,海蛎子,海螺,还有百吃不厌的蛤蜊。
作为山东人,喜欢吃面食也是一种城市特征。我们北方面食品种的丰富,只从面饼的种类就可见一斑。
从小生活在海滨城市,尤其我是素食主义者,平时只吃海鲜和蔬菜,我的生活中简直是无海鲜难下咽。
到了国外,我的生活可想可知。生活在韩国——以米饭和泡菜作为一日三餐的国家,80%以上的食品都需要进口,而且物价消费水平至少是国内的5倍,想要吃到丰富可口的面食和海鲜简直是做梦。
必须承认,那真的是做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能在生活中吃,那就只有在梦里回味。
我的梦中,就会频繁地出现下海捉螃蟹,挖蛤蜊的情景,有一次竟然闭着眼睛狠着心肠去逮八爪鱼,没办法,为了吃,连害怕也顾不得了。
老乡聚在一起,话题也总是围绕着吃。有次同学过生日,他的愿望竟然是--我现在只想吃个馒头,能吃个酸辣土豆丝最好。
于是为了满足这个 “奢侈”的愿望,我们几人冒着大雨,步行了30分钟找到一个卖貌似中国馒头和包子的小店,各买了2笼屉包子和豆沙包,再提着这些面食到另外的餐馆去吃饭。
那天吃得很饱,虽然,和我们心中的味道相去甚远。
而每次回国之前的一周,就会兴奋地在心中盘算回家可以吃到的各色美食,对美食的渴望竟然远超于对家人的思念。
也恨自己的没心没肺,可是,控制自己的内心愿望,那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和朋友们交流,大家都承认,回国后倒没有刻意地去吃遍在心中回味多少遍的食物,家常便饭,照样好吃得不得了。
只要回家,什么都好。这就是思念的根源。
我们其实思念的不单指某种食物,只有回到家里,那个无处着落的胃才会找到满足,只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那颗心才会安定。
不需要刻意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的胃和味蕾会时时提醒我们故乡在何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