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一这一联瑰丽雄奇的诗句,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留给安徽九华山的千古绝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自古就有“东南第一山”、“莲花佛国”之美誉,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
一这一联瑰丽雄奇的诗句,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仙李白留给安徽九华山的千古绝唱。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自古就有“东南第一山”、“莲花佛国”之美誉,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四大佛教名山。它北俯长江,南望黄山,终年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缭绕不息。九华山距“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仅100多公里。
九华山山势雄奇,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四周群峰耸峙,海拔超过1000米的高峰就有三十余座,如天台峰、独秀峰、花台峰、滴翠峰、少微峰等等,形态各异,状物拟人皆栩栩如生,呈奇献秀。山间怪石嶙峋,清泉潺潺,鸟语与晨钟同鸣,飞瀑共暮鼓同喧。大鹏听经、凤凰古松、龙池飞瀑、肉身殿、天台等景点各具特色。九华山的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幽潭也蔚为奇观。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李白来九子山游玩,看到山容似画,座座秀丽的山峰云遮雾绕,感叹九子山美如出水芙蓉,“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又吟“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遂名“九华(花)山”。
二
到了九华山,肉身殿不可不看。
九华山有三座肉身殿,分别在神光岭、百岁宫和双溪寺。通常讲的肉身殿是指神光岭肉身殿,地藏菩萨金乔觉的肉身就安放在此殿,此殿又叫“地藏塔”。塔北门廊下,写着地藏誓言: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
中国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时),古新罗国(今朝鲜半岛)僧人金乔觉远道跋涉至中国求法,经过九子山,感觉此地山水灵异,佛光普照,于是留居下来修行。
关于金乔觉的修行,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当时在九华山闵园的峡谷里,居住着一位闵公,他是一位喜欢清静、乐善好施的居士。一天,一位僧人来到闵园,闵公上前施礼,问:“敢问高僧是要化缘还是化斋?”那僧人双目炯炯,仪表非凡,身披一件袈裟。只见僧人含笑合掌,说:“贫僧既不化缘也不化斋,素以清泉解渴,以山果充饥,此来只想向施主借一方袈裟之地作为修行之所,尚望施主成全贫僧”。闵公想,一方袈裟能有多大地方,就是再借几方袈裟之地又何妨?他乐呵呵地说:“这有何难,高僧随便选。”僧人念声南无阿弥陀佛,脱下袈裟往空中一抛,突然间山风骤起,那袈裟越展越大,竟覆盖了九华山的九十九座山峰。闵公一看大惊,知道此僧人并非凡俗,乃菩萨化身,赶紧倒地便拜,愿献九十九峰,让菩萨普渡众生。其后,闵公与儿子先后拜金乔觉为师,皈依佛门。
唐贞元十年,金乔觉99岁,一天忽然召集众徒告别,跏趺(佛教徒盘腿而坐)圆寂。圆寂后三年,肉身仍旧“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建一塔,将金乔觉肉身供奉于塔内,尊为“金地藏”。
大德高僧圆寂之后为何肉身不腐,至今都是一个难解之谜,尤其在皖南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下,这种奇特的现象更成为生命科学之谜,也为玄奥的佛教增添了庄严神秘的色彩。佛教徒圆寂后不腐的遗体叫真身,在遗体外表敷金供奉叫真身菩萨。
从唐代到今,九华山已出现十三尊真身菩萨,现供人朝拜的有五尊,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佛教道场中也是罕有的。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若遇月小,则是七月二十九日,是地藏菩萨的诞生日,九华山都要举行盛大的“地藏法会”,法会历时七天,众多僧尼和信徒在肉身塔前通宵诵经拜菩萨,求菩萨佑护国泰民安,消灾延寿,场面蔚为壮观。
三
九华山奇峰秀壑,钟灵毓秀,几乎一步一景。其中几处尤为特别,值得一观。
大鹏听经俗称“老鹰扒壁”石。此石附近有拜经台,当年地藏菩萨在拜经台拜诵经文,一只苍鹰飞来聆听,进而感化为石。此石酷肖一只苍鹰,鹰嘴、鹰翅分明,高30余米。拜经台有块长方形条石,石上有一双脚印,相传是地藏长期跪拜留下的脚印。
凤凰古松此松距今已有1400多年,状如凤凰引颈展翅,高近8米,直径1米多,此松在南北朝时的典籍即有记载。经历1400多年的风雷雨电,仍然枝繁叶茂,苍翠如盖。国画大师李可染见此松曾叹道:此为天下第一松!
闵园竹海就是金乔觉向闵公借袈裟之地的闵园。闵园位于一个幽静的峡谷里,此处溪水淙淙、竹林漫漫,绿波千顷,风起时竹涛阵阵,竹海涛声胜似大海涛声。有20几座尼庵错落其间,皆为粉墙黛瓦的徽式建筑,幽静朴实。有人赞此地犹如“兰若”,散发静静幽香,说“借问兰若深几许,再过云山又几重”。
龙池飞瀑龙池位于赭云峰和插宵峰峡谷间。池深莫测,四时不竭,传说有神龙居于池内。瀑布落差数十米,状若无数离弦之箭,万翎争发,急遄而下,冲下潭中,声如洪钟,击起飞沫如花。若运气好还能看到七彩虹霓。
百岁宫建于插宵峰顶,地势空绝,明朝万历年间,河北僧人无瑕在峰顶摘星亭结庐修行,名“摘星庵”。无瑕圆寂时110岁,人们称他所住摘星庵为百岁宫。明崇祯皇帝御封无瑕僧为“应身菩萨”,并亲笔御题: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百岁宫建于绝顶,远观如通天拔地的城堡。宫内曲径通幽,气势恢宏。整座建筑与险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
佛光普照金乔觉地藏原寂后,其肉身塔上曾出现“圆光”(即佛光),有典籍记为“神光异彩”,因此肉身塔所在之山命名为神光岭。宋朝有诗人在天台巧遇佛光,留诗曰:九十莲花一齐笑,天台人立宝光中。其实,佛光是特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大气自然现象,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照时,人们若是背向太阳,面前又是浓雾或是云层,由于阳光的衍射作用,人们前方的云幕上便出现七色光环。此时,若人在山颠,并与阳光、光环在同一条直线上,光环中就会映出人的虚像,人动像动,人静像静,景象奇特而壮观。九华山每年都会有佛光出现,只是有幸亲眼目睹并亲历的人并不多。
天台寺是九华山最高的建筑,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顶,整个建筑凭借悬崖峭壁来遮风防寒。天台寺面积1540平方米,“不到天台,等于白来”,因此天台寺是朝拜及旅游人士必到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