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云大云峰禅寺游记

北京密云大云峰禅寺游记

寡蛋散文2025-07-30 02:43:19
北京密云水库西面有一处佛教丛林,名曰:“大云峰禅寺”。大云峰禅寺位于密云县溪翁庄以西,距县城大约30华里。传说因山中嶙峋的巨大岩石间常冒出黑色瘴气,故当地民众也将“大云峰禅寺”俗称为“黑山寺”。大云峰
北京密云水库西面有一处佛教丛林,名曰:“大云峰禅寺”。大云峰禅寺位于密云县溪翁庄以西,距县城大约30华里。传说因山中嶙峋的巨大岩石间常冒出黑色瘴气,故当地民众也将“大云峰禅寺”俗称为“黑山寺”。大云峰禅寺附近的小村庄,就名为黑山寺村。此处因道路崎岖,环境闭塞,知道此地的人还不是很多,平常鲜有游客来此,来此处的多是前来上香拜佛虔诚的佛教信徒。游客第一次来此,可按路标前行,实在不知道路的,只需向当地百姓提起:“黑山寺”在哪?即可得到正确指引。
大云峰禅寺的山门前有一洼小小的放生池,“洼小显佛气,水浅有灵物”。里面游荡的五色佛鱼成群结队,人一靠近,鱼也围拢而来,如同在欢迎游客香众一般,虽明知是由于游客香众常投食与此,鱼只是条件反射聚拢而来,但见此情景,心里也还是自作多情,认为是寺里的鱼通佛性,才会如此这般,不免心情陡添了一分愉悦。
进入山门里,眼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一片开阔地上,十数米高大的汉白玉滴水观音菩萨像耸立在十三级佛台之上,菩萨一只手拿着倒悬的宝净瓶,宝净瓶洒出滴滴玉露滋润中国大地,一手持着能普救众生,解除人间疾苦,消灾解难具有神奇魔法的一束杨柳枝,令人肃然起敬,不禁心恍惚,腿发软,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想跪下磕个头的感觉。此地菩萨宝相,比之密云冶仙塔普济寺铜铸鎏金观音像,更显圣洁端庄慈祥。
大云峰禅寺虽建于山野荒僻之地,据说也是皇帝御批,皇家敕建之禅林宝刹,来头也不小,后台还很硬。大云峰禅寺是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公元806年-820年)年间,被毁于清代的一座古刹,遭毁的原因众说纷纭,传说是乾隆下旨,刘墉亲自来此动手焚毁的。可遭毁准确真像如何?已很难考证了。但坊间有些说法则颇令佛祖蒙羞,信徒汗颜,为使佛门存一分体面,也为防止再以讹传讹,这里不提也罢。
历经千年岁月,古刹早已建筑残破,信众四散,香火衰败,游客凋零,只存有遗迹。近年得到海外信徒,当地政府大力资助,开始得到大规模修复,成为一处新的旅游景点。新建的大云峰禅寺整体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比近年刚修复的密云冶仙塔普济寺要小一点,可建的比普济寺规矩,菩萨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殿等建筑,沿寺庙的轴线左右对称,青砖素壁,雕枋画栋,重檐叠瓦,翘角飞梁,斗拱交错,楼台亭阁,排列守矩,高矮按规,一应俱全,中规中矩。
庙堂中的塑像栩栩如生,佛祖庄严宝相,菩萨慈眉善目,金刚张牙舞爪,罗汉千姿百态,大肚米勒笑容可掬,关羽(护法菩萨)手托髯须夜读春秋,达摩面壁静思参禅,韦陀持锏立身护法。佛像既有泥塑,也有铜铸,亦有石雕,材料虽各异,但无不精美、别致、传神。
寺庙建筑北负山坡,南向平地。各殿由高到低依次沿山势排列,建筑形式与南京中山陵类似。上香拜佛的信徒和游客,上行抬头仰视拜见佛祖,低头逐阶迈腿忏悔罪孽。我等凡人此时此刻也不由得不心怀万分敬畏之心。
此地幽馨清净,真正是佛多人少。冶仙塔普济寺因离县城较近,游客熙熙攘攘,车来车往,比此地多了一分城市的喧嚣,少了一分庙宇的清净,使人觉得冶仙塔普济寺与佛门清净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深山藏古寺,幽谷吐兰香。古寺选址处风水极佳,近处有九个山头,九条山梁围拢寺周,号称为:龙怀凤罩,九龙口中衔玉吐珠、九凤展翅环绕护佑;山抱水拢,背有青山可依靠,前有绿水可持守;前后有序,上下呼应,左右逢源,山高水低。真乃大吉大利之佛国福地。
环视寺庙周间,山势雄奇逶延,山林茂密,重峦叠翠,巨石压顶,小溪潺潺,鱼翔潜底,苍鹰高旋,蓝天映水,红叶傲霜,黄、褐、绿叶等颜色加杂其间,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景色钟灵毓秀,彷如仙境一般,别有一番韵味在其间。
站在山下再仔细观察,山峦怀抱的古刹,恰似落在抛物面前的那个焦点上面。此种地形,可聚拢天下灵气于此地,可放射出佛祖无边法力达四海,正暗合抛物面的特殊物理性质,古人莫非在千年之前就已经知道抛物面的这些特性,才将寺庙建于此风水宝地之上?其中玄机已不得而知,只令今人啧啧称奇。本已残败的千年古寺如今劫后余生,遭毁再建,喜获新生,能再铸辉煌,与其地理风水肯定不无很大关系!
大雄宝殿前有一棵千年古银杏树巍峨屹立,深秋已至,十几米高的树上仍然挂满茂密的金黄色树叶,远远看去,犹如古代中国皇帝出行时打的那种旌罗黄绸圆盖伞,低处的树枝上挂满了善男信女写有祈祷祝福词语的红色布条,以求吉祥昌瑞,平安和谐。地下金黄色落叶铺满周边,满寺尽带黄金甲。
树下小憩片刻,颇有种飘飘然,忽忽然,欲仙、欲佛、欲神、欲圣的感觉。抬眼望去,远处山头也有一棵古松,其枝叶同样犹如华盖,其美姿比之黄山迎客松也毫不逊色,古松的绿与银杏的黄,遥相呼应,相辉相映,别有意境,使人浮想联翩。
来此虽已是下午时分,但也想起一首古人形容寺庙的诗: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寺内的佛堂大殿内,佛香渺渺,佛音荡荡。在大雄宝殿内见有三两个虔诚信佛弟子,旁若无人,专注佛事,见佛先顶礼膜拜,烧香许愿;再后,双手合十,双目微张,围着佛祖坐像鱼贯顺时针绕圈,口中还念念有词,据说嘴里念的就是佛家真言:唵、嘛、呢、叭、咩、吽。
以前曾听别人说过,来到佛祖跟前或者佛塔处一定要顺时针转圈,转错了方向,每转一圈,就增加自己的一分罪孽,转对了方向,每转一圈自然就减少自己的曾犯下的一分罪孽。
中国传统文化讲“孝为先”,不孝为罪恶之首,想到这点,就想到养育自己的父母,如今不能尽孝,实属自己的罪孽,不禁也学着信徒的样子,双手合十,心中回想着父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和他们生前对自己的教导,口中默念着求佛祖保佑父母在天之灵,围着佛祖顺时针也转了数圈。如佛祖有灵,愿我佛睁开慧眼,保佑天下苍生,替我照顾好我的父母!
寺内有一位在各庙堂来回巡视管理的居士,游客也可与其谈佛论道,听其讲经说法。居士外表着装虽与常人无异,但其为佛弘法,很乐于与游客们攀谈,言谈中,居士妙语连珠,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佛家历史、典故娓娓道来,句句是理,头头是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