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岳麓山遐感

游岳麓山遐感

顿挫抑扬散文2025-08-08 18:25:45
有人说,来湖南长沙没有去过岳麓山就不算真正到过湖南,可见岳麓山在湖南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却没有爬过岳麓山,实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以一直以来,我有个愿望想去岳麓山爬一爬,看一看,这
有人说,来湖南长沙没有去过岳麓山就不算真正到过湖南,可见岳麓山在湖南的地位。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我却没有爬过岳麓山,实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以一直以来,我有个愿望想去岳麓山爬一爬,看一看,这不仅因为印象中的它是一座风景秀美的名山,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我们湖南一千多年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无数的革命仁人、抗日先烈的忠骨长眠于此。很是幸运,我有缘参加了2011年由湖南师大组织主持的历史国培项目,并借此机会亲自攀爬了一回岳麓山,亲身领略到了它的那种清幽秀美、神圣庄严、博大与精深,真是幸哉!亦或快哉!
我们国培班一行人是从师大院内的岳王亭出发开始攀爬的。经过岳王亭向左绕过一小段石阶,来到一块小石坪,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又长又陡的麻石台阶,它向上绵延,有点望不到头,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正式爬山了。石阶很陡,没爬多远,我就感觉我们爬山的人中有的在气喘吁吁了,可见爬山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大约爬了三十多级阶梯的样子,我们爬到了一个很窄的小平台之上,它是专供爬山者在爬累时稍作休憩的,在这个窄平台的左右两边又各有两段较短的拐了弯的石阶通向其上的另一个小平台,此小平台又是另一段台阶的起点,这样的三十多级长的台阶有四段,连接每段台阶间的小平台共三个,这三个窄平台的构造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再往上去便是一个比下面窄平台要宽大得多的大石坪,形式也与其大有不同,它三面用石壁围砌,还有一面用石栏杆拦扶,在其左右两边都有一小段拱门形的隧道通向其两边的一个很长的约三四米宽的大平台,两个大平台的样式也基本相似。在大石坪的中间还立有一块约四五米高的石碑,上面刻有“陆军第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的字样,哦,原来这是一块抗日烈士的栖息墓地,我非常庄重非常虔诚地向墓碑鞠了三躬,以表达对这些抗日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
拜完烈士,我穿过右边的那一小段拱门形的隧道,踏上一段全是用山石垒砌的石阶,它没有下面麻石台阶那么平整,但却感觉比下面台阶更显陡峭。我攀爬一小段后,绕到石阶右旁的一个宽约2米的拜台,拜台看过去很长,向右延伸,而其地面上铺满了残落的树叶,显得有点脏乱,我顺着拜台向右蠕行,再看看上方的山壁,则是用水泥石头修砌而成的一面石壁,里面镶砌着一块又一块石碑,有些石碑风化了,字迹被磨蚀,有些则保存得很好,上面清清楚楚地镌刻着各个抗日阵亡将士的英名。这样的石壁,我数了一下,向上还有三面,建构的体式也大体差不多,望着这一排排的石碑,看着这些石碑上一个又一个阵亡将士的名字,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七十三军的将士们坚守在一处阵地,面对着一拔一拔袭来的日军,他们拼命地扣动着手中的扳机,浴血战斗,奋勇杀敌,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鬼子太多,这批倒下来又来一批,七十三军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直到战斗到最后一人。这种战斗场面是何等的壮烈!他们的身躯也永远地留在了岳麓山。忽然想到这样几句诗句:“青山有幸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想这些是对七十三军抗战将士的最好写照。
穿过七十三军公墓,我们沿着陡峭的石阶继续往上攀爬,爬完石阶进入到的是一段崎岖的山路。由于体力消耗较大,此时的爬山队伍已分出几个阵营来,脚力好身手矫健的老师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而年长的体力稍弱一点的就甩在后面了。我们走在第一阵营的几个老师走到一个三岔路口后,在这里等了好一会儿,后面的老师才慢慢赶上来。在此稍作休息之后,我们的队伍又沿着山路向上进发了。大约走过七八分钟的脚程,我们爬完了那段崎岖的山路,来到一条平坦的沥青马路,人的视线也随之开阔起来。路上行人熙熙攘攘的,热闹了许多。由于马路平整,坡度也不大,我们几个老师边走边说,边欣赏沿途的景致和流动的人群,不经意间就来到了岳麓山地势最高处,站在峰顶真有种“山登极顶我为峰”的感觉。应该说山登峰顶的景色是最美的,远目眺视,可尽览脚底风景,有着在平地上欣赏不到的独特景致。遗憾的是那天山间云烟弥漫,放眼望去尽是白茫茫的一片,给这次爬山添上了些许逊色的色彩。因是自然因素造成,我也不去计较强求了,待到晴空碧洗之日,我想我会再来,再去领略它的另一番韵味吧。
在山顶停留了约一二十分钟的样子,我们的大队人马又向前行进了,我们沿着沥青马路在人流中向湖南大学的方向穿行,因是走下坡路,行进的速度比上山时快多了,不多时就来到了鸟语林。鸟语林是一座营利性质的动物游乐园,里面圈养了各种珍稀鸟禽,它们能带给游客无限乐趣,但我们此行的目的不在此,所以在这里作些许参观停留后,爬山队伍向自己梦想的地方挺进了。因为有些老师已攀爬岳麓山多次,有些则是初次登临,所以在鸟语林我们爬山队伍分成了两拔人,一拔继续沿着马路下山,一拔则沿着鸟语林左旁的一条平整石路行进,去继续探古访幽,这次爬山我因为主要是冲着岳麓山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革命志士抗日先烈的墓冢去的。所以我随着后一拔人同行。
深入林中,路上行人益渐稀少,天色也愈显幽暗。我们穿过一段清幽的山林,来到鸟语林后面的一幢两层楼前,它看上去略显朴素与陈旧,这里便是黄克强(即黄兴)墓庐。我们踏上台阶进入下面那层的几个房间,里面挂满了介绍黄兴各个时期革命活动的图片和文字,透过这些图片和文字,能很详尽地看到一代民主革命先驱光辉灿烂的一生,更激起了我们对他的无限敬重之情。参观完黄克强墓庐,我们决定去黄兴墓拜拜,以祭奠这位民主革命英豪。离开墓庐,我们顺着其旁的一条崎岖山路向上爬行,进入到一条2米多宽的平整石路,向前步行约5分钟的路程,就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平台,平台上方有四五十级台阶不知通向何处?向路人一打听,才知上面正是黄兴墓。我们国培班的一行人急忙顺着台阶向上爬去,想一睹黄兴墓的真容。爬到台阶顶端,浮现在我们眼前的首先是一块高耸的石碑,碑上刻有黑底白字的“黄公克强之墓”六个大字,石碑之下是一方用麻石修砌而成的四方形墓冢,其四周用栏杆和铁门围护,在墓茔的右旁还立有一块长方形的附碑,其上标注黄兴墓及介绍黄兴生平和革命事迹的文字,从整体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