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败不能全怪慈禧太后

甲午战败不能全怪慈禧太后

轻鋭杂文2026-04-25 10:51:23
近来看了一部由谢晋主导的老电影《甲午风云》,看完之后,心里特别难过,坐在那里很长时间心里都无法平静。镜头里面的清军士兵死得太悲壮了,特别是邓世昌指挥的舰艇准备进攻,管带突然跑来报告,炮弹已经打完了,还
近来看了一部由谢晋主导的老电影《甲午风云》,看完之后,心里特别难过,坐在那里很长时间心里都无法平静。镜头里面的清军士兵死得太悲壮了,特别是邓世昌指挥的舰艇准备进攻,管带突然跑来报告,炮弹已经打完了,还剩下一些已经生锈的炮弹,还不知道能不能使用。邓世昌立刻下命令,立刻用刀片把炮弹上的锈迹刮干净,一个士兵不小心将炮弹里面的弹药整漏出来了,士兵们大吃一惊,里面大多数是沙子、火药却很少,这样的炮弹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使用。邓世昌愤怒的责骂洋鬼子,因为这些弹药全是从英国高价购买回来,放在仓库里一直也没有用。最后邓世昌叫水手开足马力向敌舰撞去。不幸中了敌人的鱼雷,顿时大火把舰艇吞没了。我看到这里眼睛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心里无比难过。
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中国战败为结局,签订了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以及台港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日元的耻辱条约,可曾想到中国在世界上一直以东方大国自居,反被同样受到列强侵略的附属国日本打败了,而且是败得如此之惨,北洋水军全军覆灭,打得自己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可曾想到中国的北洋水师被外国媒体称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水军,被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日本击败。人们不仅要问中国怎么了?这只沉睡的大象现在怎么了呢?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可悲、可叹!
日本凭借中日甲午战争的余威,迅速在亚洲站立起来了,列强也另眼相看了,终于摆脱了附属国的地位,也开始走上了殖民侵略的行列了。反观中国的战败,当时全国一片哗然,无法接受这个惨不忍睹的败局,纷纷谴责慈禧太后把本来用于建设水军的费用花费在修建圆明圆,这种劳民伤财的工程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只是战败原因之一,更深层次地分析还得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中国甚至还比日本强大一些,清朝当时由曾国潘、左宗堂、张之洞等人发起的洋务运动,在同治、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搞得轰轰烈烈,史称同治中兴,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也经常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他们通过1863年的倒幕运动,然后经过几年的内战,于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开始富国强兵的维新运动,直到1890年才建立起君主立宪的近代国家。
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同时以西方为老师,为什么中日的差距会逐渐拉大呢?因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思是说“中国的孔孟之道是根本,西方科技只是用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工具,而明治维新的口号是:“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清朝把西方文明看作是末技,学习其皮毛,日本认识到精神内核,学习其社会制度、文化、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训练水平等优点,差距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产生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印证了两个同学的不同的命运。同时以西方大国为老师,他们使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不同的求知态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局,这种结局让后人深思?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