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图的哲学内涵及社会学意义
太极图博大精深,玄妙幽邃,宛若一帧无字天书。它是原始的,又是现代的;它是神秘的,又是科学的;它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自新石器中后期诞生起,历代仁人智士呕心沥血,穷究其奥妙,代代阐释,终而汇成了中华民族
太极图博大精深,玄妙幽邃,宛若一帧无字天书。它是原始的,又是现代的;它是神秘的,又是科学的;它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自新石器中后期诞生起,历代仁人智士呕心沥血,穷究其奥妙,代代阐释,终而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源头——太极哲学。毋容置疑,太极哲学所蕴含的丰富哲理,无论对中华民族还是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文化的象征之一。太极哲学是否还能引起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共鸣?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太极图的哲学意蕴与社会学意义加以阐释与总结。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匀称且相互交感、涵容的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它看似简单,却有着广博精深的哲理内蕴,大体可归纳为九大哲学命题:(1)宇宙一统的一元论:太极圆圈代表着宇宙的原初是浑圆的一体,世界万物都起始于这个“一”。现代宇宙学中关于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就是最好的说明。(2)一分为二的二元论:用两鱼形、s曲线或其它方式将太极圆一分为二,并用阴阳来区分。(3)包孕万物的变化论:太极图变化至大无边、至小无内,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4)生生不息的运动观:即生动活泼的双鱼追逐,昭示着宇宙万物处在永恒运动之中;(5)黑白鱼眼阴阳帅印的核心论:太极图用黑白鱼眼,表示对立双方各拥有核心。如楚汉之争中的刘邦和项羽就是“鱼眼”。(5)对立共容的矛盾同一律:对立阴阳共容于太极圆中,揭示了矛盾同一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包容共存的前提,只有包容才能共存,中华包容文化由此而产生。(6)波浪起伏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太极图s曲线代表着波浪起伏中的一对波浪,由此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起伏和矛盾的否定之否定规律。(7)首尾相接的轮回观:太极图阴阳鱼首尾相接,体现轮回。(8)周全圆满的人生终极理想:太极圆表达了人类周全圆满的理想追求。(9)对称平衡的“太极和”理念:太极图以大小相等、对称的图形方式,揭示了在一个矛盾对立体中以追求阴阳平衡和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和谐的“太极和”目的论。
概括之,不难发现太极图实际上包含着“宇宙一统的一元论”与“一分为二的二元论”这两个最基本的宇宙观,其它哲理命题都是这两个基础命题的展开。受近代哲学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过去对太极图哲学内涵的阐释更多着眼于对其一分为二的二元论思想的认知,虽也讲二元对立下的统一,但更多的是强调二元的对立与矛盾,即矛盾的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与斗争。这种强调以矛盾对立为目的的哲学思想催生了社会学领域的“斗争论”思想。“斗争论”认为,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依靠斗争而获得。典型例子就是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所说的“一切生命都在进行一场永恒的斗争”。希特勒以“斗争论”为指导思想,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文革”也“以阶段斗争为纲”,并制造了人类文化历史上罕见的十年文化浩劫……。
从宇宙本体及生命本体考察太极哲学的“宇宙一统的一元论”,不难发现它强调的是人与万物以及万物自身既矛盾又联系,既对立又包容的关系。与近代对立统一哲学相比,太极哲学虽也强调对立与矛盾,但并不象近代哲学那样把对立矛盾当作目的,而是把对立矛盾作为实现万物发展新的平衡的一种手段,人与万物就在矛盾对立中不断演化、共生,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不断妥协、涵容,在平衡中达成新的和谐才是万物发展的最终目的。这就是“一”,是宇宙万物的生命的元。
当人类文明进程步入到不断二十一世纪时,社会生活形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纷纭复杂的格局,促使人们重新阐释古老的太极图。在阐释中,发现太极图所蕴含的“宇宙一统的一元论”的宇宙观,以及“太极和”理念能拯救近代哲学二元对立思维所带来的诸多弊端。“太极和”理念虽承认矛盾与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但认为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事物的矛盾对立,而是事物之间的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共容与共存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简言之,圆润的太极图形启迪我们,在一个矛盾对立体中追求平衡,在众多矛盾平衡体中追求相互的包容、化合,在矛盾对立中最终走向多元的和谐统一,这才是事物发展的终极目的与永恒动力。在此意义上说,“太极和”理论较之近代哲学的对立统一规律更为科学合理。
梳理中华文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不难看出“太极和”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它成就了中华文化儒道互补以及儒道释三足鼎立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在百家争鸣中儒道胜出,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文化,其后儒道又与外来的的佛教文化形成三教既鼎立又合一的局面。促成中华文化这种发展态势的根本原因是中华先辈对太极文化阴阳互补精神的深刻领悟与贯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中国人最理想的人生状态莫过于头戴儒家帽,身穿道家袍,脚穿佛家鞋。因为儒家教人知书达礼,积极向上,追求事业高峰,重视人的现世价值与意义;道家则教人无为而治,返璞回归,以心灵的超越解决人的现实困惑;佛家解决的是人的痛苦以及轮回。由于儒道佛三教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人的生命需求,故而能彼此共存共容、平衡和谐。这不但成为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也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从以上的简单梳理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太极文化其实就是中国的源文化,其哲理精髓滋养了中华文化的各种子文化。换言之,各种子文化都与太极文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
通过以上对太极图所作的哲理层面与历史层面的简要梳理与阐释,我们完全可以说,太极图是中华哲学的第一图,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源头。
不仅如此,现实地看,太极图所蕴含的这种“宇宙一统的一元论”宇宙观与“太极和”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中国与世界的诸多现实问题,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太极和”理念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创建和谐世界具有凝聚价值。“太极和”文化作为民族的灵魂,不但可以激发人们的归属意识、合作意识,可以促进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使中华56个民族能和睦相处。在国内,坚持走和谐崛起、和平发展之路,在对待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方针;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以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