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语源流之“吹牛”
我在西部读书的时候,一次和同学骑车到黄河边上玩,曾有幸见识过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牛皮筏子。跟我们聊天的筏主人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皮肤、会唱“花儿”的老艄公,他告诉我们,他的这个牛皮筏子由5个牛皮囊组成,可
我在西部读书的时候,一次和同学骑车到黄河边上玩,曾有幸见识过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牛皮筏子。跟我们聊天的筏主人是一个有着古铜色皮肤、会唱“花儿”的老艄公,他告诉我们,他的这个牛皮筏子由5个牛皮囊组成,可以乘坐二三十人或搭载四五吨货物。他就是靠这个牛皮筏子载人漂流或运输货物为生的。那些牛皮囊里充满了气,本来就鼓鼓的,被浑浊的黄河水一泡愈发胀得酱紫发亮。那天,如果不是气温过低,我们又忙着返回学校去,很有可能就乘着他的牛皮筏子在母亲河里飘上一段了。现在想来仍有些后悔。因为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去过那个遥远的黄河古渡,也就再没有机会乘坐那种原始而朴拙的牛皮筏子了。不过,正是那次的经历,使我第一次知道了“吹牛”这个词的来历。
据老艄公讲,在很久很久以前,河套一带的人们就开始使用这种牛皮筏子做水上交通工具了。平时不用的时候,收放在家中,须用的时节,才往“牛皮筏子”里吹气,使之鼓胀起来,能够载人载物漂流于水面。这使我想起小时侯看屠夫褪猪毛前在猪腿上割一个小口然后将猪身吹胀的情景,想来这吹牛皮筏子也是一般的方式吧?
由于牛皮太厚,吹胀它是一件相当费劲的事,一般要几个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当时凡遇到说话口气大的人,人们便嘲讽他“有本事你到河边吹牛皮筏子去!”这样,“吹牛皮筏子”便很自然地与“说大话”联系在一起了。久而久之,“吹牛皮筏子”就变成了“说大话”的同义词,并且逐渐被省称为“吹牛皮”或“吹牛”了。
如今,吹牛皮筏子做为一种民俗记忆,早已沉淀在黄河滩头那厚厚的的泥浆里。筏工们再也无须用人力吹牛皮了,像老艄公家的那种由五个皮囊组成的牛皮筏子,一台鼓风机或几只打气筒只消一会的工夫便全部搞定。所以,走遍黄河古渡,恐怕也很难找到会“吹牛皮”“能吹牛皮”的人了。不过,生活中爱“吹牛皮”的人却日见其多了。远的且不说,眼前就有这么两位:一位是个旅美的德国哥们儿,他利用电子邮件向外界发布消息说:“我将在*年*月*日杀死布什总统;有本事就来抓我;萨达姆万岁!”结果,联邦调查局不仅有本事抓住了他,还有本事将他送到联邦法院,判了他10年监禁并处罚金50万美元;另一位是个姓潘的女大学生,据说该女孩哪样都好,就是爱吹牛。有一次去校门口的一个煎饼店买煎饼时对店主谷某信口诌道:“我爸爸开了一家建筑公司,不是一般的有钱,两个弟弟每人都有自己的房产和私家车,我本人近期还要出国留学。”谷某一听,心说生意来了,便和煎饼店的伙计一道,设计将这女孩骗至屋中,残忍地杀害了她。实际的情形是,这女孩的家境远非她所夸耀的那么富有。那谷某也是利令智昏,他就不想想,一个经常到小摊上买煎饼吃的女孩,口袋里又能有几个大子呢!唉!这“吹牛”啊,真是害人又害己!
前面说过,吹牛皮筏子是一件很费劲的事。吹者一定要身体够壮,力量够强,底气够足才做得来。所以,后来又由“吹牛”一词衍生出“牛B”这个词儿。但凡一个人有能耐,有力量,够强悍,够厉害!够派,够拽,人们就说他很“牛B”。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说有一农民大哥赶牛车进城,被110警察拦下,理由是没有车牌。农民大哥便愤怒地手书一牌挂在车上,警察看了差点没背过气去!只见上面写着:牛B-74110。哈哈,可笑死我了!敢跟110叫板并公然声称要气死之,那得有多大的气魄,多大的胆量啊,如果此事属实,那么我敢说这位农民大哥应该是天底下最牛B的人了!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学得好·嫁得好
下一篇:大宋王朝的风风雨雨(七十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