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婚
柳叶姑娘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嫁男人,而弟弟在城里打了半年工就领回一个如花如玉的姑娘。这在疏勒河村一夜之间成了男婚女嫁的典范。在疏勒河村,男女对象一半自由恋爱,一半仍然靠媒人提。而柳叶弟弟一不是自由恋爱,二
柳叶姑娘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嫁男人,而弟弟在城里打了半年工就领回一个如花如玉的姑娘。这在疏勒河村一夜之间成了男婚女嫁的典范。在疏勒河村,男女对象一半自由恋爱,一半仍然靠媒人提。而柳叶弟弟一不是自由恋爱,二不是媒人提亲,哪是咋来得哩?柳叶质询弟弟那姑娘是咋来得?和他是啥关系?弟弟嘿嘿一笑说:是我领回来的老婆呀!姐姐难到连这也看不出来哪?咱这叫闪婚你懂不?怪不知道二十八了还嫁不出去哩。柳叶听了弟弟的话,就像吃了只苍蝇,想吐又吐不出来。却又于心不甘,眯眼看了弟弟好半天,才想起以前自己为弟弟闲吃萝卜淡操心了。搞不明白爹妈是咋生的。个头矮不说,摸样比猪都丑!稀稀拉拉的眉眼能数的过来,满脸的皱纹倒是没法数;嘴唇厚的和非洲人差不离,一张嘴满口大黄牙;脸上那个黑劲,说“落了日头找不着”,那一点都不夸。仰或是媒婆看走了眼,看在弟弟长相嗑碜的份上,老母猪也赛貂禅哩么。一次,有人给弟弟介绍了个媳妇,猛咂咂一看,恶心得让人直想呕,可又不敢一口回绝——回绝了恐怕再连这样的也没有了,而且媒人一传开咱弟的“眼眶骨高”,谁还敢沾边?只好说回去考虑考虑,隔两天再给信。现在,眼前就扭动着一个漂亮女人,这让柳叶再一次瞪大了眼睛。云里雾里看了半天,突然想起人们说的放鹰这个词。虽然柳叶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但柳叶听说就是骗人的。让一个长相好些的女人,嫁到偏远乡下那些娶不到女人的家里去,然后再逃出来,一次上万款的弄钱哩。听说离疏勒河村几十公里远的山村里就发生过几次,把本来就没有脱贫致富的老光棍硬弄成赤贫户。哭爹喊娘,怨声载道的讨伐声都传到了疏勒河村。村里像柳叶弟弟那样找老婆困难的光棍们都相互转告,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也不能上那样的当。柳叶弟弟也曾发过誓,说,中国这么大,就不相信那种骗人的勾当能骗到咱们疏勒河村。咱村虽不怎么富裕,但不是偏远山村,离油城也就是个把小时的车程。柳叶听了,说,好呀!老天开眼,那种倒霉的事,千万别落在咱弟的头上。可一看弟弟那长相,柳叶就感到不自在,感叹爹妈当初没操心哩。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柳叶姐弟俩,都是爹妈一个模子里造出来的,长相咋就差别那么大呢?!柳叶姑娘虽说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嫁男人。原来是村里根本就没有男人能跟她般配,而外人又来得少,柳叶好似藏在深山人未识,犹如名花开在角落里,这也是令人遗憾的事情啊。柳也有着很多浪漫的梦想。梦想有一天,一个骑白马的王子跑过来,像玩叼羊那样把她抢走。柳叶的梦想,惹的村里外出打工的小伙子,人在城里,却总是梦见家乡,柳叶又总是梦里的女主角。她成了村里小伙子们心目中的女神,小月亮,小妞,小宝贝。在小伙子们看来全疏勒村,不,走遍打工的城镇、乡村、工矿,也寻不到这样的“绝代佳人”哩。
看着弟弟在城里打了半年工就领回一个似花如玉的姑娘。柳叶姑娘突然感到,自己是高不成低不就哩。同时,也感叹自己小看老弟啦。
其实,好货也有被人们挑花眼,被遗忘了的时候。爱情,有时候,就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柳叶的婚姻爱情也不是真的被遗忘掉了。二十岁那年,柳叶和村里一位青年订婚了,那青年个儿不高,长相还周正。没过半年,男方跟一个亲戚外出做生意,突然提出退婚,没理由,就是要退。退就退嘛,柳叶不是烂泥巴,非要糊在人家身上不可。柳叶是有自尊的。柳叶情绪低落了一阵子,心想,两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于是,柳叶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柳叶明白自己真正所爱得人都进城去打工了。就像弟弟那样,在城里打了半年工就领回一个似花如玉的姑娘。她也想进城去打工,领回一个个儿高高,脸儿方方,白白净净,鼻子,眼儿该长哪儿长哪儿,怎么看怎么顺眼,对自己也好的帅哥。一次,柳叶偷偷同村里的好伙伴秋子到油城打工,在一家餐馆洗盘子端碗干了还不到一个星期,就被爹押了回来。同去的好伙伴秋子也跟了回来。现在秋子的娃娃都幼儿园毕业上小学一年级了,二胎正怀在肚子里,把肚子弄的像上面扣了个锅似的。柳叶也不是真的嫁不掉。只是在村里接触的是要么长相对不起人,要么就是半天也打不出一个屁来的老实人。不是说老实有啥不好,只是觉得这年头老实人没好便宜果子吃。所以柳叶多次都咬着牙说自己暂时不想说婆家,其实她心里也急呀!随着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田野里没人了,村街上没人了。现在,老奶奶的歌谣无人传唱,有哄孙子的老人一手牵着孙子,一手拿着个袖珍收音机在听“摇滚”。劳务输出是脱贫致富最捷径的办法。不但县上有劳务输出办公室,乡上也有。顿时,男人们到城里挣钱去了,女人们也把娃从奶头上揪下来连同家一起交给老人也到城里挣钱去了。这样,村里没有了小伙姑娘,村里就寂寞了,就没有了欢声笑语,田野上再也听不到有谁扯着嗓子唱《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了。热闹的风景是村子里遨游着一些骄傲的禽畜。于是,五谷杂粮的故事成了村史。还是秦朝的土,明朝的地;还是汉时的雨;可土地里掘出来的不再是洋芋蛋,田园牧歌也不再是文人雅士的审美。调整农业结构,种植特色农产品连成了一片,苹果、梨、桃种在房前屋后美化了庭院更丰硕了经济;牛肥得不认识犁耙和牛车,牧人的心里忘却了《王哥放羊》,只装着《青藏高原》、《两只蝴蝶》啥的--
弟弟带回来的那个对象叫翠花。跟雪村唱的那首俺们都是东北人——翠花,上酸菜中的那个翠花重名。弟弟在家中和翠花唧唧我我了好几天才走的。走时,爹妈高兴的没了脑门盖子。娃长娃短呵护着送上离家一里远的公路上经过的班车。柳叶却觉得翠花大方过头了,爹妈热情过分了。没定亲,没结婚,没三媒六证,翠花是不是太看贱了自己?再说,连翠花的根底都不太清楚哩么。凭柳叶在油城一个星期洗盘子端碗的经历,凭村里人外出打工带回的各种信息,对翠花的身世值得怀疑!柳叶那天望着爹妈送她们去坐车时这样想,提着猪食桶喂猪时,还这样想,柳叶怎么想都觉得未来的弟媳妇轻贱自己是小事,真要是个在城里混的胡日鬼,到时候人财两空不说,丢了祖先的脸,才是大事哩!
那天,柳叶到乡卫生院看病。回家时,却见到了唉声叹气的弟弟,没看见翠花,柳叶心里便明白了几分,一问才知弟弟到城里后,翠花说啥也不肯带他到打工的地方去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