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爱的芽儿
我家老屋的前坪里,曾有一片小小的空地。在老家上学时,看着浪费了怪可惜的,我虽不喜欢花花草草,但仍准备在上面种植点什么。因为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我只是偶尔在上面洒落些种子,或者从外面找些小树苗种在里面。母
我家老屋的前坪里,曾有一片小小的空地。在老家上学时,看着浪费了怪可惜的,我虽不喜欢花花草草,但仍准备在上面种植点什么。因为一年难得回家几次,我只是偶尔在上面洒落些种子,或者从外面找些小树苗种在里面。母亲只喜欢种植蔬菜,而不喜欢摆弄这些植物,所以常常像一片荒地里,偶尔出现些许绿意,或者偶尔开出一些惊喜。每次回家,有了新的发现,我都会问母亲,是不是她老人家帮忙打点的结果,母亲不会撒谎,也不会邀功,她只是很平静,很淡然地告诉我:种子只要洒落到了地里,只要遇上适当的天气,它就会发芽的。
初次听到这句话时,并没有怎么在意。因为的确是这样的。不管我哪个季节回到家,我的那片地都会给我新的收获。因为它那上面,不断会冒出一些新的植物的影子,或者开出一些新奇的花朵。真的令人很开心的。后来,这话听多了,也就不以为意了。只是回去一次,打点一次,那半片小小的荒地,竟也让我这个懒惰的耕耘者弄得花红草绿了。
后来当兵、考上军事院校,再后来就是到部队锻炼,转业到民政部门工作,一直在外奔忙,回家的时间更少了。老屋前的那片空地,渐渐地葱郁起来,却也渐渐地遗忘在我的记忆深处了。
那天,我即将下班,准备出去吃中餐之际,一对母子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母亲是一位很乐观的中年妇女,只是孩子看上去是很明显的弱智。我都以为那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可那中年女子介绍:她的儿子已经二十一岁了,他越来越懂事了。诸如妈妈没在家里,他能自己开门关门了,而妈妈在家里,他也能帮着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我很惊讶:这孩子的智商怎么这么低呢?开门关门这么简单的事,可是三两岁的孩子都能做的事情;而他的妈妈连他做这事儿也能感到安慰和喜悦,说明孩子之前连这也不会了。
当然,我不能傻瓜似地当着他妈妈的面询问,只是心存疑虑地听着她和我聊一些事情。原来,他们是离异家庭。孩子生下不久,那不负责任的父亲就抛弃了他们母子;然而祸不单行,离婚后不久,女子也从单位下岗了。为了再次就业,只能将孩子一个人锁在家里,母亲四处奔波去寻找新的工作。这样,本就有点弱智的孩子,正需要培养教育的孩子,竟因此错过了受教育的最佳时机。当母亲找到工作,准备用心栽培孩子的时候,才发现由于自己生活重心的偏离,已酿成了严重后果:孩子的语言功能,做事能力,与同龄的孩子相比,相距越来越远了。母亲急了,为了补救这一错误,她准备将孩子送进学校。此时,孩子已十多岁了。如果上学进行正规训练的话,必须从幼儿园开始。因为无论就孩子当时的水平,还是现在的水平,他的智商都比不上一个学龄前儿童。可毕竟孩子这么大了,而又一直被关在屋里,与外界交流很少,除了自己的母亲。因此,又一个难题出现了:他很怕见生人,认生而且与人格格不入,适应不了学校的环境。
这真是难上加难。母亲没办法,只得用一个最笨拙也最无奈的方法:将孩子带在身边,带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来,边工作边随时随地教育孩子。想不到这办法还真奏效,当妈妈忙不过来时,孩子就学着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诸如开门关门之类,诸如拿东西倒水之类。由于环境越来越复杂,孩子的语言功能也得到了进化,他能说出简单的句子,能口齿模糊地学着叫人,有什么需求,也能用语言加上手势跟妈妈做比较完整的交流……因此,他妈妈心里很高兴,也得到了安慰。她说:这是她近年来最大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成功。
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看到孩子乖巧地坐在那里,偶尔也流露出一些表情,也渐渐丰富起来,不再像初见时的那么呆滞,那么茫然。我猛然联想起自己老家的那片空地,那片种类繁多的植物园,开心地想:其实,每一粒种子都有可能发芽,并成长为一棵新苗的。只要我们的环境中,有阳光的照耀,有甘露的滋润,有适时又适量的爱意,每一棵新苗又有可能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每一粒种子都有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版权声明:本文由找sf传奇网站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