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健康一切会好

只要健康一切会好

迎遣散文2025-04-12 20:00:01
记得著名作家王蒙在有篇文章《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中明确阐述: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第一是基本的善良,对他人的善意,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克制嫉妒。第二是明朗。善良才能明朗,嫉妒、狭隘、阴谋、怨毒,只会带来黑暗
记得著名作家王蒙在有篇文章《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中明确阐述:生命健康的三个标准第一是基本的善良,对他人的善意,其中尤其要强调的是克制嫉妒。第二是明朗。善良才能明朗,嫉妒、狭隘、阴谋、怨毒,只会带来黑暗。第三是理性与自我控制。怒火攻心永远是一种失败的表现,绝对地属于消极的精神现象,虚火上升,智力下降,形象丑恶,举措失当,伤及无辜,亲者痛而伤者快,这是必然的一连串发展,最终变本加厉,讳疾忌医,自取灭亡。
其实,人类通向健康之途,总是如同寻找爱人,可遇而不可求。疾病(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伙伴,痊愈是人生不断的期盼。人类的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摆脱病魔、寻求健康的历史。
巴尔扎克用“信仰崩溃,道德沦丧,人欲横流”来形容他所处的法国社会,这三个短语是农业自然经济向现代商业社会过渡、价值观大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当人们把权力、金钱、享乐当做人生目的的时候,每个人都成为欲望的奴隶,人性的迷失使人的心理处于病态。病态的现代人要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健全的人格,还得从古代哲人那里寻求引导。心理健康其实是人格健全的问题,一个人能不能阳光,不仅来自天性,更来自个人的人格修养。作为中国人,不妨有空读读《论语》,可以说它是中国人人格修养的经典。
用现在时髦的读书方法,《论语》里的关键词是“君子”、“小人”和“仁”。它所谓的君子、小人是人格概念,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道德概念。我们可以从《论语》里看到君子的形象大致是勤奋、热情、善良、智慧、自尊,具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平和的心态、宽厚的胸怀,举止文雅,穿着得体,注重礼仪,热爱生活。对于在名利场中疲于奔命的现代人,艺术爱好尤为重要。艺术可以使人童心不泯,是抵御权力异化、名利异化、职业异化的有效武器。
孔子对仁也做了许多解说,但他回答樊迟的话却精练地指出了仁的核心就是“爱人”。处于人欲横流之中,如果我们能够不失爱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或许我们的精神就不至于不可救药吧?看看我们身边,官场里为一己之私害人、杀人,商场里为几个臭钱坑蒙拐骗,矿主、厂主把工人生命视若草芥,一二十岁的青年人为了鸡毛小事伤人、杀人……人的生命被漠视到何种程度?这个民族该不该来一场爱心教育、善心教育、生命尊严教育,让他们从小读读《论语》?《论语》使我们中国人意识里形成一个不可动摇的理念——无论在道德层面还是人格层面,我们的标准都是:做君子,不做小人。现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问问自己,是君子,还是小人?或许这个民族的道德和心理都会健康些吧?
朋友,如果你今天早上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挨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六亿其他人更好;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穿,有房可住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百分之七十五的人更富有;如果你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盒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百分之八最幸运的人;如果你的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幸福的地球之人。
所以,我们干工作而不要忘记健康;去爱而忘记烦恼;好好感受生活就像这世界便是天堂;只要健康,一切会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