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汗水,让路在脚下延伸

爱心与汗水,让路在脚下延伸

星纪散文2025-10-10 00:35:46
肥田乡位于耒阳北部,耒水从东北角漩圈而过,地质多为紫色岩土壤,素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之称。连接乡政府与107国道的是长8.2公里的肥利公路,为我乡的主干道。2006年和2007年连续受到两次特
肥田乡位于耒阳北部,耒水从东北角漩圈而过,地质多为紫色岩土壤,素有“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之称。连接乡政府与107国道的是长8.2公里的肥利公路,为我乡的主干道。2006年和2007年连续受到两次特大洪水的袭击,肥利公路伤痕累累,路面坑洼不平,如此一来,原来十多分钟的车程必须摇摇晃晃走上半个多小时,一时间,群众怨声不断,重修肥利公路,已是刻不容缓。
修路并非易事,前面有诸多坎坷需跨越,其中最难决择的是修油路还是修水泥路。修油路总投资只需150万元,资金基本上由国家承担,而进行混凝土硬化则至少需要资金在350万元以上,仅是乡政府筹资就得在150万元以上。修油路筹集配套资金压力要小得多,但油路的使用寿命短,日后维护和翻修还需花费大量资金;修水泥路投资大,但使用年限是油路的数倍,且基本不用维护,性价比是好过油路的。党政一班人在分析国家对农村资金的倾斜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坚持高标准立项,看今朝想明天,从多为肥田的长远谋划出发,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修一条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惠民路,一致决定修建肥利水泥公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007年是全市市乡两级人大政府的换届年,工作量很大,在处理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如何统筹安排修路资金成了党政一班人急需解决的课题。肥田乡老百姓生活贫困,向群众集资于心不忍,乡财政出资又是有心无力,因此,依靠向上跑资和向社会筹资成为主攻方向。
方案确定后,党政一班人一面紧锣密鼓向上跑立项,一面积极向肥田籍在外工作的知名人士求援。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乡党委、政府的决策得到了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家乡发展的肥田籍领导和知名人仕积极响应:德高望重的谢青生、卜贻学、江元保、卜贻全、谢秋生、雷秋生、谢儒生、蒋运宇、段国辉、谢志春、周卫生等家乡领导主动担任肥利公路捐资理事会顾问,广泛动员肥田各方力量为筹资而努力。
肥田的地质条件匮乏,但这贫瘠的土地却养育了勤劳、团结、积极向上的一代又一代肥田人。家乡人民的心声,深深触动了在外家乡领导和成功人仕的心弦。2007年7月8日,乡党委政府在耒阳市国土资源局会议室召开了首次捐资座谈会,出席参加肥田籍在外工作人仕达200多人,会议筹集资金50万元。在耒阳筹资以后,先后奔赴衡阳、郴州、长沙、广东等地全面地向家乡人士汇报,请求帮助。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共同的努力,肥利公路的配套资金基本筹齐。
2007年7月5日,肥利公路正式开工,为了不辜负群众的期盼,不让献爱心的人失望,抓好工程质量,铸群众满意工程成了重中之重。在整个修路过程中,肥田乡党政一班人狠抓施工质量,专门安排人大主席、一名乡党委委员负责路面施工监理,同时从全乡选派两位原则性强的老党员负责整个路面施工和配料的监督,防止施工方偷工减料;施工每到一村还发动周围村民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坚持一个标准施工到底,确保肥利公路工程质量,真正让肥利公路硬化成为一条惠民、便民路。2008年10月8日,随着水泥路面最后一道工序的完成,肥利公路全线竣工.
历时一年零六个月,这条用汗水和爱心凝结起来的肥利水泥公路终于全线通车了,它实现了人民群众多年的梦想,在肥田的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这个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乡党政一班人团结共事,一心为民;离不开肥田在外工作人员鼎力相助;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我们坚信,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肥田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