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回头

孽子回头

擎盖小说2025-04-18 09:05:09
一对夫妇老来得子,取名石墩。石墩从小被父母看作十八亩地里的一根独苗,百般宠爱娇惯,结果养成了好吃懒做、打娘骂爹的恶习。娘做的饭菜不合口味,他把碗筷朝地上一摔,哼,你当我是猪啊,吃的这猪食!娘叫他去担水
一对夫妇老来得子,取名石墩。石墩从小被父母看作十八亩地里的一根独苗,百般宠爱娇惯,结果养成了好吃懒做、打娘骂爹的恶习。娘做的饭菜不合口味,他把碗筷朝地上一摔,哼,你当我是猪啊,吃的这猪食!娘叫他去担水,他板着脸说,哼,要我担水呀?下辈子吧!爹娘千辛万苦储了一罐钱,他偷了去,到街上吃喝嫖赌,花个精光。爹娘说了他几句,他眼一瞪,哪个要你们发骚,生出我来?何不早把我捂死,免得我花几个钱你们就心疼。爹爹急得血压飙升,突然中风,瘫痪在床。石墩就骂他,外头死猪死牛,你怎么不死?天天在床上摊尸,也不怕丢人现眼!爹气得两眼翻白,差点没了脉。
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自己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如同一具僵尸,死了没埋;又摊上这么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自己总有一天会被他折磨而死,迟早是死,不如早死,早死早超生。爹借口身上发寒,叫娘加盖一床棉被,还要放只火箱在被里。娘安顿好爹,就下地种菜去了。石墩也外出游荡去了。爹就拚尽全力,弄倒被里的火箱,引火上身。不久,被子起火了,帐子起火了,床也烧着了,整个屋里浓烟滚滚,大火熊熊。幸亏邻居发现得早,救火及时,两间屋子才没有化为灰烬,只是屋顶烧了一个簸箕大的洞,但石墩的爹爹早已烧成黑炭,不成人形了。
爹下葬那天,按照习俗,石墩要给爹打幡子,可邻居亲戚屋里屋外四处找他,只见他懒洋洋地躺在河滩上晒太阳。大家围着他,好话丑话不知说了几百担,他根本就不进油盐。大家先礼后兵,强行把他往家里拖。他火了,两只胳膊猛地一甩,牛吼一声,要我打幡子,下辈子也别想!说完,就纵身跳进河里,游水去了对岸。
丈夫烧死了,儿子又这样没出息,娘成天以泪洗面,一双眼睛慢慢变得浑浊,连走路都看不清了。为了生计,石墩不得不学着上山砍柴,下地干活了。有一天,他来到对门山上,打了一担柴,累了,就坐在大石头上休息。石头旁边有一棵古树,古树上有个大鸟窠,鸟窠里有一窠鸟仔,鸟仔饿得叽叽叽叽叫个不停。不久,大鸟飞回来了,嘴里衔着一条虫子,鸟仔一个个张开粉嫩的小嘴,撒娇似的迎着大鸟欢叫,都想吃到大鸟嘴里的那条虫子。大鸟用那条虫子喂了其中的一只鸟仔,其余的鸟仔就急得乱叫。大鸟急了,一刻也不停歇,扑地一声又飞往山下,给鸟仔们觅食去了。如此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石墩看得久了,一颗心不由得感动起来。他想,大鸟喂养鸟仔是多么辛苦啊!她为了哺育孩子,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给孩子们留着。石墩由大鸟想到了自己的娘。我娘为了养活我,茶一口饭一口,把我从一尺长的婴儿,抚养成七尺汉子;一双眼睛连走路都看不清了,还要下地种粮,上山砍柴。娘不就是那只千辛万苦的大鸟,我不就是张口要吃要喝的鸟仔吗?可我长这么大了,不但没有好好孝敬父母,反而像对待仇人一样对待他们,我真是连禽兽都不如啊!
石墩坐在石头上看了许久,想了许久,不知不觉,日已过午。娘早就做好了午饭,只等石墩回家来吃。可是,娘脖子都伸长了,眼睛都望穿了,依然不见石墩回来。娘向着对门山上呼喊,石墩仔,石墩仔,回来吧,回来吃饭啊!望一阵,喊一阵,娘又是焦急,又是心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就拿碗盛了饭菜,用一只篮子装着,拄着一根拐棍,颤巍巍地往山上走去。
娘提着篮子边走边喊,石墩仔,你在哪?石墩仔,你饿了吧?娘给你送饭来啦。
石墩正在想念娘哩,听到娘的呼唤,越发激动起来,一股巨大的暖流从脚底涌到头顶。他站起身来,冲下山坡,去迎接娘,一时之间,连手里的斧头也忘记放下了。
娘看见一个黑影,手握棍棒(其实是斧头),猛跑过来,以为自己送饭迟了,惹石墩发火,就拿棍棒来打她哩。她神色惊慌,转身就跑。
石墩见娘往回跑,感到纳闷,大声喊道,娘,娘,别跑!你跑什么呀?
但娘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越跑越快。
石墩更加急切地喊道,娘,娘,你回来,你给我回来!
娘听见石墩喊她回去,心想,我怎么能回去?我一回去,不被他擂成肉浆才怪哩!她心里紧张,脚步慌乱,突然被一个松木树桩绊倒,身子向前一扑,人就朝陡坡骨碌下去了。
石墩见娘摔倒了,一把扔了手中的斧头,连滚带爬地去找娘。看到娘躺在坡底下,口吐鲜血,气绝身亡,旁边竹篮碗筷饭菜洒落一地。石墩抱着娘的尸首,撕心裂肺地哭喊道,何得了啊,我的娘啊,你是被我所害啊!你走了,衣服哪个洗啊,茶饭哪个煮啊,鞋子哪个做啊,婆娘哪个娶啊,我的苦命的娘,我这一世怎么下场啊!
石墩背着娘的尸体往家里走。左邻右舍一见,以为老太婆是被石墩打死的,指着他咬牙切齿地骂:这样忤逆不孝的家伙,连畜牲都不如!害死爹,又打死娘,这样的人不天打雷劈,除非老天爷瞎了眼!乡亲们的骂声,像锥子一样扎在石墩的耳朵里,但他只管默默地流泪,连一句辩驳的话也不说。娘的丧事,邻居亲戚没有一个过问。石墩挨家挨户去跪求,但他们个个嗤之以鼻。石墩只好一边流着泪,一边撬下几块楼板,钉成一付寿木,把娘的尸首埋在对门山上。
下山的路上,石墩忽然又看见那个绊倒娘的大树桩,于是挥起锄头,挖出树桩,背到本村一个木匠家里,求木匠把这棵树桩雕成娘的形象。木匠对他不理不睬,白眼相向。石墩就一遍遍讲好话,木匠怒叱道,还不快死回去,莫在这里弄脏了我的地!石墩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对木匠说,伯伯,我是个讨万人嫌、惹万人骂的忤逆子,但我想改过自新,重新做人,求你老人家给我一次机会吧!
木匠有些心动了,那好,我就信你一回。他搬过树蔸,开始按程序操作起来:自然干燥、凿制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蜡上光,经过几十天的精雕细刻,一座活灵活现的松木塑像就这样问世了。
木匠大功告成的那天,石墩抱着娘的塑像,哭得成了个泪人。
从此以后,石墩无论在家里洗衣做饭,还是到外面莳田种菜,都要把娘的雕像放在身边,以便随时和娘说说话,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孝敬之心。
正是收割季节,石墩晒好先天扮的谷子,又要拿着镰刀去扮禾。下田之前,他把娘的雕像抱到门前晒谷坪里,对雕像说,娘,我要扮禾去了,你就帮我在这里守谷吧,有鸡啄谷,你就把鸡吓走,天要落雨,你就显灵叫我回去收谷。
标签
相关文章